10.18.2007

推拿美容

一 .前言:

推拿美容和其他按摩方法一樣,是以中醫的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營衛等理論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是保健養生的一種手段,屬於保健按摩的範疇。

中醫認為,美容推拿與經絡學說的關係最為密切。經絡系統由經脈與絡脈兩大組成,其中的經脈,有"經"的含義,猶如途徑,貫串上下,溝通內外,經脈又分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絡脈,有"網"的含義,猶如網羅,縱橫交錯,遍佈全身。經絡內連臟腑,外絡肌表,使皮膚與機體構成了一個統一的整體。所以,按摩、推拿身體的表面,可以促使百脈疏通、五臟安和。現代科學認為,按摩皮膚,刺激可以通過皮膚末梢神經傳到大腦、影響整個身體的生理活動,治癒身體的某些疾病。

美容推拿的重點在頭面部。中醫認為頭面部為諸陽之會,手上的三條陽經止於頭面部,足上的三條陽經是從頭面部開始。所以,頭面部是陽經與陽經的交接地點。現代研究資料表明:長期按摩頭面部,可以促使面部皮膚的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循環改善,去除衰老萎縮的上皮細胞,增強汗腺,皮脂腺功能,加快新陳代謝,從而改善皮膚的呼吸功能和營養作用,增加皮膚的光澤,維持皮膚的彈性,使面部不產生或少產生皺紋,或舒展已產生的皺紋,促使面色紅潤,容貌增輝,青春常駐。

美容推拿不僅對面部或全身的皮膚有護膚悅澤除皺的作用,用較強一些的手法進行美容按摩,還能加快肌肉的血液循環,增加肌肉的營養物質、消除肌肉的疲勞,提高肌肉的柔韌,減輕或解除肌肉的痙攣,促使萎縮的肌肉逐漸康復。所以,美容推拿對於面肌痙攣,抽動、面肌癱瘓,四肢肌肉萎縮,與及不良衛生習慣造成的臉型異常等影響美容的肌肉病變也有較好的療效。
常用的美容推拿手法

美容推拿是以自我推拿為主,美容推拿的手法與普通的成人推拿按摩手法有較大的區別。因為美容按摩以面部為主,面部的面積較小,所以多用指法操作,一般不用掌、肘、腕、膝。美容推拿的手法要求柔和、均勻。所謂"柔和",是指手法要輕巧,輕而不浮,用力不可生硬粗暴,更不可用蠻力;所謂"均勻",是指手指動作要有節奏性,速度不要時快時慢,壓力不可時輕時重。

推拿的順序是自上而下,因為皮膚紋理方向大多自上而下;還應由內向外,以幫助皮膚繃緊,防止皮膚鬆弛起皺紋。在容易出現皺紋或已經出現皺紋的部位可重點推拿。

常用的美容推拿按摩手法有以下九種:
1.一指禪推法:
用大拇指指端,羅紋面或偏峰著力於穴位或一定的部位上,沈肩、垂肘、懸腕、通過腕部的擺動和拇指屈伸活動,使產生的狸持續地作用於穴位上或部位上,稱為一指禪推法(圖1.)。
2.魚際推法:
用大魚際著力於面部的一定部位上,進行單方向自上而下或自口角向面頰兩側作直線推動,稱為魚際推法(圖2.)。
3.指揉法:
用手指羅紋面吸定於穴位上或一定的部位上,作輕柔緩和的迴旋揉動,稱為指揉法(圖3.)。
4.指梳法:
將雙手五指微曲,自然展開,以指腹接觸頭皮或其他部位的皮膚,由前向後作單方向的滑動、稱為指梳法(圖4.)。
5.指擦法:
用手拇指兩節微屈,側面著於一定的部位上,其餘四指伸直,以搏手的二節的外側面作直線來回摩擦,稱為指擦法或手拇指二節擦法(圖5.)。
6.摩法:
用手掌掌面或食、中、無名指、小指指面附著於一定的部位上,以腕關節連同前臂作環形有節律的撫摩,稱為摩法(圖6.)。用掌面撫摩稱為掌摩法,用四指作環形摩動稱為四指摩法。此法是軀體美容按摩的常用手法,尤其適用於腹部。
7.抹法:
用單手或雙手拇指羅紋面緊貼皮膚,作上下或左右往返的移動,稱為抹法(圖7.)。此法常用於頭部、面部、頸項部。
8.指按法(指壓法):
用拇指按壓在穴位或一定的部位上,逐漸深壓撚動,稱為指按法或指壓法(圖8.)。
9.搓顏面法:
用雙手掌面挾住面頰,相對用力作上下往返的搓揉,反覆多次,以顏面皮膚微熱潮紅為度,稱為搓顏面法(圖9.)。

各種美容推拿手法操作前,必須洗淨皮膚。乾性皮膚及中性皮膚者可塗少量無刺 激的營養霜或按摩亭,以便按摩時滑利,操作方便,不損傷皮膚,油性皮膚的人可用少量滑石粉或不用粉。

美容推拿按摩手法易學,易行,長期推拿可得良好效果。

按摩是面部皺紋的剋星:
隨著歲月的流逝,每個人的臉上都會留下道道皺紋,失去昔日的光澤和風采,所以俗語說"人老臉先老"。琳瑯滿目的化妝品雖然可以飾面部衰老的缺陷,但只是暫時的作用,而堅持自我美容按摩,可以促進面部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改善皮膚的營養,才能延緩皮膚衰老的發生與發展,才能使面色紅潤,容光煥發。所以有人說:"按摩是面部皺紋的剋星"。

面部自我按摩的美容作用和方法,古代早有記載。南北朝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中說:"……摩手令熱以摩面,從上至下,去邪氣令人面上有光彩……"指出兩手掌互相摩擦發熱後,在面部從上到下進行按摩,可使面色紅潤、容光煥發。此外,在《壽世青編》一書中記載有浴面駐顏法(用手搓熱,摩浴面部):在《壽世傳真》一書中記載了以口中唾液搓面的美容方法,該書稱此法為"面功"。。

唐代遜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記載:"清旦初以左右手摩雙耳,從頭上挽兩耳又引發,即面氣通流。如此者,令人頭不白,耳不聾。又摩掌令熱以摩面,從上向下二七過,……令人面有光"。意思是說早晨用左右手摩擦耳朵,輕輕向上提位兩耳,然後用手指輕輕梳理頭髮,按摩頭皮,可使面部氣血通暢,頭髮不白,耳朵不聾。再用兩手互相摩擦生熱,從上到下按摩14次,能使人面色光澤。以上按摩方法為遜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記載的"彭祖烏髮白麵法",彭祖為古代老壽星,傳說他從小愛好各種養生之道,年逾八百歲而不衰。

宋代《蘇沈良方》認為"每日以子時後,…叩齒三十六通……次以兩手摩熨眼、面、耳、項,皆令極熱,仍按捏鼻樑左右五七下,充髮百餘梳……且試行二十日,……見有光。"這段健身經驗是說每日三更起床後,輕輕叩打牙齒36次,用兩手互相摩擦變熱後往面部、眼部、耳朵、頸項上熱敷,再按摩鼻樑三十五下,梳頭一百下,試用20天後,面部可紅潤有光澤。面部自我按摩簡單易行,簡便易學,不受時間地點限制。長期堅持自我按摩,對舒展皺紋,預防皺紋,對抗皮膚老化有良好的效果。

按摩面部,防治皺紋
"人老皮先老",表現出人體衰老最明顯的部位在皮膚,尤其是臉部皮膚最能反映衰老的程度。老化的皮膚乾燥無光澤、缺乏彈性、起皺紋。

要防止皮膚過早衰老,面部皺紋過早出現,除了保持生活起居要有規律、工作要勞逸結合、營養要全面合理、睡眠要充足、適度的運動、有妨礙面容的不良習慣要儘量糾正,除了要選用良好的美容化妝品外、防治臉部皮膚皺紋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自我美容按摩。而臉部美容按摩最好在年輕時開始,若等到步入老年之後,面部皮膚已經枯萎、衰老時再開始按摩,那效果就不明顯。另外,面部美容按摩,非短期內可以收效,需長期堅持,不間斷的進行,每天早晚各自我按摩兩次,每次15分鐘左右,一定有效果。面部美容按摩可分以下部位分別進行:
1.額部:
無皺紋時,可用雙手拇指外側的羅紋面或三、四指的指腹,從前額中線向兩側鬢角區作分推法,或單方向抹法(圖 );有皺紋時,則採用單方向抹法從鼻根與眉弓上向前髮際移動,由中線開始,逐漸抹至兩側額角(圖)。
2.眼角部:
自我按摩前,先用同側手的大拇指與食指將外眼角上下皮膚固定,稍稍繃緊,然後用另一手的食指指腹,沿著眼輪匝肌的環狀走向作眼周按摩,手法宜輕柔(圖)。消除外眼角魚尾紋可用雙手小魚際輕貼眼外角皮膚,由內向外作螺旋式按摩。
3.顴頰部:
從鼻側用大拇指外側羅紋面向耳前分推或輕抹(圖 )。頰部按摩是從鼻孔與口角旁,以相同手法向兩側鬢角區輕抹或分推(圖)。
4.下頜部:
以指揉法或指叩法,從下頜中線開始,向鬢角區輕輕揉或指叩(圖 );頜骨下部皮膚,也可採用相同手法,從下巴中線沿頜骨向耳後輕揉或輕叩。
5.頸部:(指壓法):
頸部的背面採用抹法,用雙手的二、三、四指的指端指腹從中線開始,向外向前兩個不同方向移動(圖 );頸部前面採用一指禪推法,由上到下推到鎖骨(圖 )。操作時,頸部應稍稍抬起,也可雙手同時進行。

按摩五官,面容更美
按摩五官,可使眉目清秀,面容更美。五官自我按摩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眼部:
(1)摩眼球:用雙手食指指腹,從兩側內眼角開始,沿上眼瞼,用輕柔的手法摩至外眼角(圖)。操作時雙目應輕輕閉上。
(2)摩睛明:用雙手無名指輕按在兩側的睛明穴上,中指扶眉、食指扶眼眶,先用指壓法輕按一分鐘,再以無名指指腹向外分摩到外眼角瞳子或太陽穴。反覆數次(圖)。
(3)分推下眼皮:用雙手拇指及食指的指尖腹部置於下眼皮正中,緩慢地輕輕地沿著下眼眶將拇指及食指分推到眼明穴及瞳子穴(圖)。
2.眉部
(1)揉眉弓:採用指揉法,用大拇指或食指的指腹,分別吸定在印堂、攢竹、魚腰、絲竹空、太陽穴作輕柔和緩的迴旋揉動(圖)。反覆進行10次。
(2)分推印堂穴:將雙手食指的指腹置於兩眉中間的印堂穴上向兩側眉頭的絲竹空(圖)反覆進行10次以上。
3.鼻部:
(1)揉鼻翼:用兩手大拇指或食指、中指的指腹,輕按在鼻兩側的迎香穴上,按揉片刻後,再沿著鼻翼的兩側緩慢地向上摩動,經睛明穴,摩到攢竹穴後再按揉片刻結束,反覆進行10遍(圖)。
(2)揉鼻根:用兩手大拇指指腹輕按在鼻根穴上,作輕柔緩和的迴旋揉動,然後揉按至迎香穴(圖)。
4.耳部:
(1)推耳前:用雙手的拇指外側的羅紋面,採用一指禪推法,從耳廓上端,沿著耳前,推揉到耳廓下端,自上而下單方向推移,可反覆進行10次以上(圖)。
(2)推耳後:採用推耳前的相同手法,從耳廓背後的上端,沿著耳後乳突部位,推揉到耳垂下方,可反覆單方向推揉10次以上。
(3)提耳廓:用雙手的手指及手掌將耳廓握住,輕輕向上提拉,可連續提拉耳廓10次(圖)。


穴位推拿美容的一般知識
穴位推拿美容的源流
推拿是人類最古老的一種物理療法。可以這樣說,自有人類開始,就產生了這種古老而原始的治療方法。遠古時期,人們為了求得郋的生存,在從事各種勞動中,與自然界各種不利因素的鬥爭中,為了戰勝疾病,治療損傷,有目的地將推拿運用到生活實踐中。當人類在生產勞動或互相爭鬥中遇到傷痛破損時,經過手的撫摸,揉搓,捶擊等動作,可以使疼痛緩解或消失,破損癒合。這種本能的醫療活動,通過不斷總結,逐漸形成了推拿的治療體系。《左傳》一書中就論述了推拿、針灸醫案;《史記、扁鵲蒼公列傳》中也記載有"上古之時,醫有俞跗,治病不以湯液醴酒,(而以)鑱石,蹻引、案撫、毒熨"。在我國現存的最早一部醫學典籍《黃帝內經》中記載推拿治療範圍有痺症,痿症、口眼歪斜等。用按摩治療口眼歪斜,可謂開了古代推拿美容的先河。晉代曾有記載用手術修補兔唇的案例,如《晉書》中記述,有位宰相先天性免缺(俗稱豁唇),他年輕時曾對家人說:"殘醜如此,用活何為",痛不欲生,後來他經荊州刺史殷仲堪帳下名醫治療,割而補之,縫合了免缺,進入了仕途,官至一位下,萬人之上。這件發生在1500年前的事,可算是世界上最早的整形美容先例了。

時至隋唐,推拿已較為興盛,設有推拿專科,在《新唐書百官志》中記有:"推拿博士一人,推拿師四人,並從九品以下,掌教導引之法以除疾",其中導引就是自我推拿和練功,不少自我推拿方法就是現代穴位推拿美容中所常用的。時至宋、金元時期,廣泛流傳的太極拳、八段錦、十二段錦等健身美容的方法,一直為人們所沿用、採納。

在國外,推拿也是一門古老的醫術。早在西元前4~5世紀,古希臘的醫聖希波克拉底就強調區公所掌握推拿的必要性,並詳細地寫出了推拿的療效和適應症,但到了中世紀,推拿療法的研究一度中斷。一直到十八世紀後才開始從科學上加以研究,並闡明其生理作用,又在手法方面建成了體系,並根據臨床應用的範圍,分為醫療推拿、保健推拿、運動推拿、美容推拿、職業推拿等。尤其是保健推拿和美容推拿成了西方人乃至日本人、香港人生活中追求形體美和容貌美不可缺少的一環。以美國為例,每年都有數以百萬計的人走入美容室。其中不少的推拿美容方法是借鑒了我國傳統的推拿手法,也有人把中醫經絡學說的原理用於美容,取得了一些功效。

推拿用於治療疾病,在我國人民的心目中已有一定的基礎,但對推拿能美容卻感到陌生。這是由於目前美容僅僅局限於為數甚少的美容部門,而且大部分從事美容推拿工作人員並非推拿專業人員,不熟悉中國醫學的基礎理論,不懂得經絡穴位在美容上的整體治療作用,僅用一些簡單的方法施術於局部,因此無法起到應有的效用。設有推拿專科的醫療單位,又不去發展美容項目,使美容推拿的發展受到很大的影響。與國外相比,從美容推拿的設施到從事美容推拿的人數,懸殊甚大。

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化,人們的美容觀念將會轉變。同時也要求有志於美容推拿的專業人員和喜愛美容推拿的業餘人員,繼承和發揚中國醫學遺產,充分利用傳統醫學的優勢,學習、應用中醫的經絡腧穴學說和推拿療法,為美化人民生活作出應有的貢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