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2007

保健按摩

按摩的作用
主要用手法按摩來養生保健的中醫保健方法之一。經過漫長的歷史,按摩療法已經出現不同學術體系和流派。盡管它們在理論上、手法上有著一些差異,但是總的說來,都是依據祖國醫學中的經絡學說。經絡貫通於人體的表面、上下。藏腑,是氣血運行的途徑,也是津液輸佈的網絡。一旦經絡窒阻,氣血不暢,陰陽失調,就會發生疾病。按摩通過刺激穴位、經絡,疏通氣血,平衡陰陽,就可起到調整機體,醫治疾病、增強體質的作用。

活血化瘀,驅寒止痛
祖國醫學典籍認為,按摩術不僅能夠調節陰陽平衡、疏通氣血經絡,而且還具有活血化瘀,驅寒止痛、滑利關節、強身壯骨等作用。如《素問。舉痛論『"按之則熱氣至,熱氣至則痛止矣……。"《醫宗金鑑‧正骨心法要旨》"因跌撲閃失,以致骨縫開錯,氣血郁滯,為腫為痛,宜用按摩法。"又說:"按其經絡以通郁閉之氣,摩其壅聚以散疲結之腫,其患可愈”。

科學驗證
現代醫學經過大量研究、實驗,認為神經體液的感應變化是按摩作用的體內基礎。人體受到按摩刺激後,局部組織內微循環系統開放,血流豐富,營養增加,利於局部組織的新陳代謝以及再生修復。由於神經體液的感應,還可使人體組織器官的生物狀態發生改變。按摩手法的刺激又可使局部皮膚表面溫度升高,清除表皮的衰老細胞,改善皮膚的呼吸狀態,使皮膚的抵抗力得到增強。運用按摩手法可以改善皮膚及肌肉的彈性、增加韌力及光潔度。國外的一些專家們經過觀察之後認為:揉、捏、按、摩主要作用於肌肉組織,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靜脈回流,加速肌肉內部代謝物的排除和能量補充,具有減輕肌肉酸痛、緩解肌肉痙攣、消除肌肉疲勞和提高肌肉工作能力的作用。國內學者還在動物試驗的過程中看到:受到損傷的兩組肌肉中,經過按摩治療的肌肉組織恢復明顯,而未經過按摩治療的那一組肌肉組織中有明顯的結締組織增生以及纖維條索形成。

易學好懂,操作簡單,方便實用
盡管按摩的保健機理還處在不斷研究之中。但從整個按摩術的歷史來看,其作用是肯定的,效果是明顯的。其最大的優點是:易學好懂,操作簡單,方便實用。它既不需要復雜的醫療設備,又不需要高雅的專業技術,容易推廣普及。因此,深受廣大按摩醫療工作者和按摩愛好者的喜愛。隨著人民物質生活的提高和自我防病治病的重視,保健按摩現在已經成為廣大人民健康的需要。

健身防病雙重效用
保健按摩的雙重效用 以主動按摩的主要表現形式,運用保健按摩和自我保健按摩,不僅可以防治疾病,還可起到健身防病的作用。尤其是自我按摩,實際上概括了按摩、體操、氣功等療法中的部分效用,即需要受術者本人進行自主運動,以完成各種按摩手法。即便是較輕緩的運動也對人體健康有益。運動對於人體是不可缺少的刺激源。在運動中,由於末梢神經的反饋作用,能夠使大腦功能得到改善和加強。由於保健按摩及自我保健按摩所做的運動,還可增大人體肺活量,鍛煉心肌儲備力,促進血液循環。按摩時,至少使軀幹上部的肌肉、骨骼得到了伸展,加速代謝廢物排出,從而使身體素質得到增強。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按摩確是一種健身運動。

流水不腐,戶樞不蠢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就認識到"流水不腐,戶樞不蠢"的道理。三國時期名醫華陀活動身體,就能消化飲食,使氣血運行,經脈通暢,百病不生,就像戶樞一樣不易蟲蝕。華陀還親自編了丁套《五禽戲》以幫助人們健身防病。這套《五禽戲》至今還在我國廣為流傳。在按摩時,要求思想集中,心平氣和,意念隨手而行。這在客觀上又起到了氣功的效果,加強了健身效用。另外,針對某些慢性病以及受術者的不同職業,選擇相應的按摩手法,不僅有助於增進療效,還可起到促進健美的作用。

身體健康就是一種美
從廣義上來說,身體健康就是一種美,健美是以身體健康為基礎的;從狹義上說,按摩對局部亦有健美效果。例如經常對頭部施以按摩,可以增強頭皮血液循環,代謝增強,不僅可以保持頭發色澤黑亮,而且可以增強頭皮抵抗力以及大腦記憶力;女子經常按摩乳房,可以促進其發育豐滿,增強身體曲線美,同時還可防止或者消除纖維腺瘤的增生,堅持做面部保健按摩,可使肌肉富有彈性,皮脂分泌通暢,皮膚柔潤有光澤,面色紅潤,皺紋減少。因為按摩能使度下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強,皮膚營養改善,從而提高了組織代謝和皮膚呼吸的功能,使蒼白及缺乏彈性的皮膚改變顏色,恢復彈性。隨著醫療保健事業的不斷發展,保健按摩和自我保健按摩將隨著人們的應用及研究而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防病健身和鞏固療效
保健按取原理與分類 保健按摩是對沒有明顯症狀者,通過術者和自我按摩,運用不同的手法達到擴張皮膚的毛細血管,加大單位面積的供血量,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提高肌肉張力,增強肌纖維彈性,清除肌肉組織水腫,緩解肌肉痙攣,修復筋肉損傷;促進胃腸蠕動,增加胃液的分泌,改善飲食;增加肺活量,促進氣體交換;刺激神經反射以興奮、鎮靜、止痛,並間接地影響內臟器官功能,平衡陰陽,調理髒腑,疏通經絡,行氣活血,從而起到防病健身和鞏固療效的目的。

最佳醫療保健按摩程序
中國的傳統保健按摩主要是按摩經絡、穴位,有些國家是直接用手法按摩或刺激關節、筋膜、肌肉、皮膚、神經等部位。醫療保健按摩可分為整體和局部兩種。整體保健按摩需要40-80分鐘,局部15-40分鐘。根據中醫理論,科學的施術順序是,受術者俯臥位,首先按摩背部、下肢後側,然後受術者仰臥位按摩上肢、胸腹部、下肢前側,最後按摩頭、面部。人體共有14經脈,其中有8條經脈通過頭面部,頭面部是人體比較敏感的部位之一。背部督脈是諸陽經、經脈的總綱,起於會陰沿脊柱穿脊髓行人腦中和諸陽經聯繫,按摩背部能益神,壯骨,生髓,益腦,健脾,益氣,生血,濡養筋骨,舒肝利氣,養心射血,調節脊髓、大腦、神經中樞,平陰陽,行氣血,和五臟,養筋壯骨之功效。背部榆穴又是協調臟腑功能的主要刺激點,故最佳醫療保健按摩程序是先背部後頭部。

按摩注意事項
保健按摩的注意事項 保健按摩和醫療按摩一樣,皆是通過手法的刺激作用而達到保健和治療的功效。效果的好與差都直接與手法的選擇和手法的熟練程度、按摩部位穴位的準確性,以及手法用力的大小技巧有著密切的關係。為了使按摩順利進行。取得應有的良好效果,同時,防止出現不良的反應。因此,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做保健按摩時,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和需要,選用適宜的操作方法,並按著書中規定的手法、經絡、穴位依次進行。進行按摩時,一定要按著書中規定的手法操作要求進行。面積狹小的部位,可用手指指腹操作;面積較大的部位,可用大魚際及手掌部進行。
(2)在操作手法上應先輕後重、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使體表有個適應的過程。切勿用暴力,以免擦傷皮膚。同時要注意雙手清潔,勤剪指甲,講究手的衛生。並且要保持雙手有一定的溫度,便被按摩的部位能感受到手適合的溫度,再通過手法的刺激作用,使手法的機械能轉化為熱能,這樣能使被按摩的部位毛細血管擴張,血流增快,改善局部的營養狀況.
(3)在按摩操作過程中,應當做到全身肌肉放松,呼吸自然,寬衣松帶,這樣可使全身血流通暢,氣血周流無阻。在四肢、軀幹、胸腹按摩時。最好直接在皮膚上進行或隔著薄的衣服,以提高效果。若自己手力不足達不到或某些部位手接觸不到時,可請別人輔助進行。
(4),保健按摩最好在空氣流通、溫度適宜的室內進行,每日可做多次,有益無害。每天醒後、睡前都是保健按摩的最佳時候。當你被鬧鐘吵醒時,不免感到睡意未解、神情恍憾,不妨伸伸懶腰、做做保健按摩。然後便會覺得生氣勃勃,精神飽滿。經過一天繁忙緊張的工作之後,躺在床上再做做保健按摩,可消除疲勞,放松肌肉,松弛大腦,而心平氣靜地進入夢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