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2007

髖關節滑膜炎

 髖關節屬杵臼關節,股骨頭大半都在關節窩內,關節囊較緊並有許多韌帶加強,所以它的活動範圍稍小,如大腿向前屈、向後伸的範圍約在130°,內外旋約在40~55°。
 髖關節滑膜炎是多種病因所致,如結核、風濕、創傷等,此指一過性滑膜炎、髖錯縫、掰髖、閃骻等等,由於小兒股骨頭發育尚不成熟,關節囊較鬆,所以這種病多發生在3~10歲的兒童。


【病因病理】
 本病多數是由於下肢長期過度外展、外旋所致,如跳躍、劈叉或過度勞累使關節囊受到拉傷,或關節囊被擠壓後復受風寒而引起關節滑膜炎。

【臨床表現】
 一般急性損傷後即出現的髖關節疼痛,有時腫脹,行走困難等症者較容易發覺。但有些患者在傷後僅覺患肢不適,行走不受限,2~3日後患肢才感覺酸痛,行走不便,漸漸患肢不能站立、行走,跛行或繞行,活動時疼痛加劇,為了減輕疼痛患者骨盆常常間患側傾斜,所以表現出患肢稍變長。
少數人可有低燒,這種情況多因傷後局部氣血流通不暢,風邪乘機侵入凝滯而引起,正如《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胯骨》所述:"若素受風寒濕氣,再遇跌打損傷,瘀血凝結,腫硬筋翻,足不能直行,筋短……,站立時足尖外旋,足跟不能著地如《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胯骨》所述"腳尖著地,骨錯者,臀努斜行"。

髖關節屈曲,內收受限,托馬氏症陽性,鼠蹊部稍腫並有輕壓痛,但在X線照片上看不出髖關節有明顯異常。

【辨証診斷】
 根據臨床症狀及體症多可確診。

1.髖關節疼痛

2.鼠蹊部腫脹

3.行走困難

4.活動時疼痛加劇

5.髖關節屈曲,內收受限


【鑒別診斷】
 髖關節滑膜炎應與化膿性關節炎、髖關節結核性滑膜炎.股骨頭無菌性壞死和先天性髖關節半脫位等區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