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07

歷代宮廷御醫檔案揭秘:御醫(下)


/* 52 */  皇帝下詔御醫主編的兩部方劑巨著

  宋時設立了官辦的專營藥品買賣的“熟藥所”,熟藥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中成藥,主要有丸、散、膏、丹等多種中成藥。宋代設立這樣的藥房,可以減少湯藥煎制的複雜過程,後來改名為“和劑局”。
不過和劑局在根據醫方配製熟藥時,有的時候因為藥方抄寫不當,或者藥方殘缺不全,經常也會出很多紕漏。於是宋徽宗年間下詔針對和劑局的各類醫方進行校正、編纂。陳師文、裴宗元、陳承受命擔任了這次編撰工作。

  陳師文、裴宗元、陳承三人都是當時有名的醫官,也當過太醫令、醫學博士等職,他們校訂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又名《和劑局方》,共5卷,21門,記載醫方297首,成為和劑局的制劑規範。此後該書又經過多次增補,內容日益豐富。公元1151年,經許洪校訂後頒行全國,由5卷增至10卷,載方達788首,書中對每個方劑的藥物組成、主治的病證都有詳細描述,最重要的是把藥物的配製比例、炮炙過程做具體說明,這對和劑局就有非常好的指導意義,藥房只要按照書中的方法進行成藥的製作,非常簡單易行了,所以很受藥局的歡迎。

  《和劑局方》記載的藥方數目雖然不多,但是都是比較常用的方劑,而且經過實踐證明都是有療效的,所以很多方劑流傳至今仍在應用。比如益氣健脾的四君子湯,理氣和中的藿香正氣散等等。

  宋徽宗時還有一部宋代最大的方劑書《聖濟總錄》,他是由曹孝忠等八位御醫花了七年時間主持編寫的。全書共200卷,分為60門,收錄了醫方近20000條,涉及內、外、婦、兒、五官等13科,還包含其他養生知識,可以說是宋代的一部醫科全書。曹孝忠在宋徽宗時任太醫局提舉,在醫學上也有很高造詣。

  《聖濟總錄》中,探討了補益的理論,補法分為益氣、益精、益血脈、壯筋骨、駐顏色等方法,補益的要點是要適當,不能太過,補得太過也會傷元氣。同時在書中還把各種補法進行了分類,諸如補虛益氣、補虛益血、補虛消痰、補虛進飲食等等,對每類都列出相對應的方劑。
  書中還講述了飲食的注意事項。根據《素問》中飲食理論,曹孝忠在《聖濟總錄》也強調,飲食應該以五穀為先,五肉為益,五果為助,五菜為充。五穀是指黍、麻、菽、麥、稻等穀物,五果指棗、李、杏、慄、桃等水果、堅果,五肉指牛、犬、羊、豬、雞等禽畜肉食,五菜指葵、韭、薤、藿、蔥等蔬菜,簡單的理論確是非常實在的飲食之道。
同時,還提出飲食相宜,還可治病。在生病的時候,可以先了解病因後,通過飲食來調理,如果飲食達不到治療效果再去吃藥。這些對於跟飲食密切相關的一些疾病是可行的,諸如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壓病等,我們現在也依然推崇先控制飲食、再做藥物治療的方法。



/* 53 */  “民間御醫”偏方治大病

  宋代由於皇帝對於醫療的重視,歷代皇帝也都略通醫術,因此對於醫術的看法也是比較客觀的,在宮中皇上的疾病如果御醫不能治好,通常都會到民間去徵召高手來給皇上看病,而這些民間醫生往往應用一些偏方治好了皇上的病,宋代這樣的“民間御醫”事例有不少記載。
  宋仁宗時候,總是頭暈目眩,一直臥病不起,御醫開出的各種藥方都不見療效,於是徵召民間醫生入宮,民間醫生用針灸的方法,針刺皇上腦後的風府穴,剛刺完,宋仁宗就覺得頭腦清醒許多,沒有多久病就好了。
  宋徽宗的嬪妃患咳嗽,整日不能安睡,非常難受,負責診治她的李御醫用了很多藥都不見效,因為這個嬪妃當時正受寵,所以李御醫非常擔心,如果治不好,可能自己性命不保,果然,宋徽宗下詔說如果三日內再治不好,就要將李御醫殺頭。李御醫回家後,十分苦悶,這時忽然聽到外邊喊:“咳嗽藥,一文錢一貼,吃了晚上就能睡好覺!”情急之下,他就買了十貼,這是一種淺綠色的藥粉,用碎蔥姜蒜泡成的淡齏水滴幾滴麻油後服用。李御醫怕藥性太強,於是把服用劑量減少了一些,分兩次給徽宗的愛妃吃下,結果當晚這個愛妃竟然真的不咳了。後來李御醫向賣藥的小童索要醫方,原來只是用蚌粉在新瓦上炒紅,拌入少許青黛製成的粉黛散而已。
  宋徽宗喜歡吃冷食,經常腹痛,御醫給他服用了很多藥也不見效。於是請來民間醫家楊吉老來看,楊吉老診脈後說,皇上的這個病需要服理中丸,徽宗一聽,大為不滿:“御醫給我開的也是理中丸啊,吃了很多了,也沒有用!”楊吉老說:“您的疾病是因為食冰過多,所以我這個理中丸所用的湯使不同,要用冰煎藥,這樣藥丸能夠直達病原,才能治好。”徽宗半信半疑地吃了楊吉老做的理中丸,竟然真的痊愈了,楊吉老也因此入宮做了御醫。楊吉老說的“湯使”,是指中藥湯劑中的引經報使藥,引經報使藥又叫引經藥,它是一種可以引導其他藥物直達病原的藥物。如果運用得當,藥力就會大大增強。同樣的理中丸在御醫和民間醫生手裡因為用了不同的引經藥,就發生了如此大的差別,讓人不能不感嘆醫術的深奧。在今天,這個理論在中醫藥學上仍然被運用,諸如桑白皮是肺經的引經藥,在治療肺燥所致的咳喘方劑中就會加入桑白皮做引藥;香附、柴胡是肝經的引經藥,在治療肝氣郁滯、脅肋脹痛時會加入柴胡、香附為引藥等等。
  宋孝宗患了痢疾,御醫們也是束手無措,御醫總管也是屢屢受到責罵。有一天,他路過一家小藥鋪說能夠治痢疾,就把掌櫃召進宮中,這位掌櫃是個隱名的江湖郎中,問了孝宗的情況後,得知孝宗喜歡吃海鮮,經常吃螃蟹,痢疾就是因為吃海鮮過多造成的。於是就開了一個藥方,采新鮮的河藕用金杵臼細細搗成汁,把藕汁和熱酒調和後服用。果然孝宗的痢疾很快就治好了。為此,孝宗賜予藥鋪掌櫃金杵臼,又加官為防禦。這家小藥鋪就打出了“金杵臼嚴防禦”的招牌,從此名聲大振。
  御醫侷限在宮中給皇帝治病,接觸的病人自然不如江湖游醫那麼廣泛,而且治病時也多會採取相對保守的治療方法,因此有時不能藥到病除;相反,這些江湖游醫,由於他們見識多廣,又敢於用藥,被召進宮中給皇上看病往往能收到奇效。所以這些“民間御醫”在宮廷醫療中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 54 */  治病有功不忘謝扁鵲

  許希小的時候得了一場大病,後來經過一個神醫治療了很長時間,才好了起來,但是家中為了治他的病耗費了不少家財。許希病好後,開始發憤研習醫書,並在家鄉行醫治病,慢慢有了名氣,後來他的父母過世,許希獨自一人到京都闖蕩,結識了不少著名醫家,跟他們學到了很多東西。他最擅長針灸,名氣越來越大,很多顯貴人士也來找他看病,他曾經受詔到宮中給宋仁宗的姐姐看病,治好後許希更是名聲大振。
  景年間,宋仁宗胸口總是劇烈疼痛,非常難受,御醫們開了很多藥方,吃完了仍然不能緩解病證,於是許希受詔入宮給仁宗診治,許希看過之後說,皇上的病要在心下包絡之間的地方針刺三下就可以治愈了。皇帝身邊的御醫、大臣和后妃們一聽都大吃一驚,說心臟是重要的部位,在心臟附近施針實在太危險了,宋仁宗聽左右這麼一說,也有點擔心後怕,正在猶豫不決的時候,有討好皇上的侍臣願意為仁宗以身試針,看到許希試針之後侍臣並沒有什麼異樣,宋仁宗才允許許希為他施針,許希針刺之後,仁宗的心口疼真的給治好了,宋仁宗高興地任命許希為翰林醫官,又賜給他金銀綢緞。
  許希向皇上行禮感謝皇上恩典之後,又轉身向西方行了個禮。宋仁宗大惑不解,就問他為什麼。許希說,扁鵲是臣的老師,今天治好皇上的病,不是臣的功勞,是臣的老師在暗中幫助,臣怎麼敢忘記老師呢?臣希望皇上能夠恩准我用這些金銀興建一座扁鵲廟,來表達我心中對老師的敬意。仁宗立即同意,並封扁鵲為靈應侯,扁鵲廟修好之後,引來很多學習醫術的人到這裡參拜,後來宋政府把太醫局也設在扁鵲廟的旁邊,許希在這裡教學行醫,官至尚藥奉御。
  針灸從唐代開始作為一個分科在治療中就起到很好的作用,唐高宗時就曾請御醫為自己的頭部扎針放血,從而治愈了頭痛的頑疾。宋代對於針灸就更為推崇,許希用針灸治療比起其他御醫用藥治療效果立竿見影,也說明了針灸療法的獨到之處。許希在生前還著有一本《神應針灸要訣》,記錄了自己對針灸療法的心得體會和針灸治療的理論和實踐知識,可惜這本書沒有流傳下來。

/* 55 */  不做御醫留美名,卻做奸臣亂朝政

  王繼先是南宋時期一個很受寵的御醫,但是他又勾結秦檜,攪亂朝政,一生功過參半,最後也沒得到好結果。
  王繼先出生在一個醫學世家,他們家族以“黑虎丹”聞名,號稱“黑虎王家”。王繼先繼承家學,對醫術也非常精通,他因為給太后治病,藥效顯著,因此入宮成為宋高宗的御醫,世人也稱他“王醫師”,還被授予了和安大夫之職。建炎年間,金軍突襲揚州,高宗半夜倉皇而逃,因驚嚇過度,出現了陽痿的癥狀,高宗非常苦惱,於是請來王繼先,王繼先給高宗服用了淫羊藿,這是一種壯陽益氣的藥,高宗服用後,果然有了效果,從此就更加依賴王繼先。
  王繼先還奉詔帶領張孝直、柴源、高紹功等人重修本草,修訂後的成書命名為《紹興校定經史證類備急本草》,又稱《紹興本草》,這也是南宋唯一的一部藥典性本草著作。這本書主要修訂的是唐慎微的《證類本草》,《證類本草》也是宋代醫學史上一部比較重要的書籍,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高度評價了此書。《證類本草》刊行後幾經修訂,王繼先校訂後的《紹興本草》也是其中的一次修訂。修訂成書的《紹興本草》有32卷,收錄了藥物1748種,還新添了如爐甘石、錫藺脂、豌豆、胡蘿蔔、香菜、銀杏等6種草藥,這部書對於南宋的醫學也算是做出了不小的貢獻,是王繼先在醫學上的主要業績。

  不過,王繼先沒有把他的聰明才智全部用到醫學研究上,這可能跟他本人的性格也有關係。他為人奸詐狡猾,又善於阿諛奉承,雖然只是一個御醫的身份,但仗著高宗對他的寵信,在朝中專橫跋扈,橫行霸道,誰也不敢惹他。他與秦檜兩人臭味相投,很快結為兄弟。王繼先利用御醫之便,向秦檜報告高宗的舉動,兩人勾結一氣。到後來金兵進犯時,他竟然還慫恿朝中大臣向金兵求和,他的這些做法招致了很多朝臣的不滿,侍御史杜莘老上書彈劾了王繼先,在上書中,列舉了他的十大罪狀,如廣造宅第、侵占民房、私置兵甲、誣陷親人、貪污行賄、霸占民女等等,宋高宗礙於大臣們的強烈反對,也只好遵從大臣們的意願,將王繼先及其家族子孫統統罷官,貶至福州,全部家財也被沒收。從此,這個曾經輝煌一時的御醫也就銷聲匿跡了。

/* 56 */  遼帝喜歡漢醫治病
  遼、西夏、金、元四個朝代都是我國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相對於漢人,他們在醫療上還是相當落後的,但是醫療制度關乎統治者的安危,因此這四個朝代,醫療同樣得到足夠的重視,並且都參照前代的經驗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制度。
  遼是契丹族人建立的,他們沒有醫藥,治病還崇尚巫祝,但是他們對中原文化還是抱著學習和接受的想法,入主中原後,他們也得到了大量的宋代留下的書籍、醫療設施等等,遼代皇帝還組織人馬來翻譯這些文獻,學習漢人的醫學知識。遼代實行的雙軌官制,即北院官和南院官。北院官治理國政,基本都是遼官;南院官管理民事及征戰,基本都是漢官。在醫療方面設有太醫局,屬於北院管理,官職有太醫局使、副局使及都林牙使。另外還設了承應小底局,由數名湯藥小底官組成,他們負責皇太后、皇后、太妃、太子等的醫療。湯藥局由南院管理,專門負責制藥。逐漸遼代的皇帝也習慣了漢人的做法,生病的時候也會讓御醫來診治,當時漢醫李爽、陳秘、王繼恩、趙安仁等都曾在太醫局裡任職,遼代皇帝也很重視學習中醫,遼景宗耶律賢就是學習頗有成就的一位皇帝,他的針灸術非常有名。

/* 57 */  西夏王看病求助鄰國御醫

  西夏是比較落後的少數民族,在跟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的不斷接觸中,才逐漸改變了以前治病不用醫藥的看法,並開始學習宋朝傳下的醫學知識,但是始終沒有建立自己的醫療制度體系。西夏國的皇宮貴族生病的時候,如果本國不能醫治,他們還會向外求助,西夏王李仁孝曾經派人到金國求助,希望他們派人來醫治患病的西夏大臣,當時的金世宗完顏雍派出了保全郎王師道前去,金世宗擔心如果治療有誤會影響兩國的交往,還格外指示王師道說,在西夏國治病時要見機行事,如果病人病情嚴重,就不要治了,否則治壞了反倒讓西夏國不滿意;如果病情不重,能夠治愈,也不要耽擱太久,必須在一個月內回來。王師道到西夏國後,按照金世宗的旨意,不到一個月就治好了西夏大臣的病。

/* 58 */  金代漢族御醫備受歧視
  金代的基本設置都沿襲宋,同時根據女真族的特點做了一些調整。金代設有太醫院、御藥院、尚藥局等宮廷醫療機構,金代把宋代的翰林醫官院改為太醫院,歸吏部領導。尚藥局、御藥院則歸屬管理宮廷事宜的宣徽院。金代太醫院裡設置正五品太醫院提點、從五品太醫院副使、從六品太醫院宣判、從八品總判院事、從九品太醫院管勾,還有都監、同監等。金代的太醫院官階已經增至25階,最高的為保宜大夫,其次為保康大夫、保平大夫、保頤大夫、保安大夫、保和大夫、保善大夫、保嘉大夫、保順大夫、保合大夫、保衝大夫、保愈郎、保全郎、成正郎、成安郎、成順郎、成和郎、成愈郎、醫全郎、醫正郎、醫效郎、醫候郎、醫痊郎、醫愈郎等。尚藥局裡的官員有正五品的尚藥局提點、從五品的尚藥局使、從六品的尚藥局副使。御藥院設從五品的御藥院提點,正八品的御藥院直長,還有御藥院都監和同監,掌管宮廷的御藥。金代太醫院的醫生也多是由宋時漢人的御醫來擔任。金代雖然在醫療上比較重視,但是御醫因為大多數是漢人,因此也得不到應有的尊重,金國的幾代皇帝一怒之下殺死御醫的事情也非常多。比如海陵王完顏亮生性殘忍,他的皇子得病死了,完顏亮降罪到太醫院,把太醫院副使謝友正殺頭,並將御醫安宗義等施以杖刑並予以革職。另一名太醫使祁宰,醫術精湛,因治病有功多次受到獎賞,有一次在給王妃看病時,祁宰看完顏亮心情不錯,就大膽地向完顏亮上奏自己對國事的看法,完顏亮覺得一個小小御醫,還想操心國家大事,十分惱怒,二話沒說,就將祁宰斬首。金世宗時,無辜的祁宰得到了平反,他的兒子也當上了尚藥局都監。金宣宗完顏時,御醫侯濟、張子英給皇太孫治病時也因用藥不當,遭到杖責除名的懲罰。在漢人御醫服務少數民族統治者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兩者之間始終存在著矛盾。

/* 59 */  元代太醫院院使官階高達正二品

元代是這四個朝代中最昌盛的時期,醫療機構方面在宋、金的基礎上,有了一定的發展。設有太醫院、典醫監等機構。太醫院仍作為醫藥衛生的管理部門,掌管各種醫療事宜、提供宮廷御藥、管理醫療人員,隸屬宣徽院。太醫院一度曾改名為尚醫監,後又恢復太醫院之名。元代當時把人分為十個等級,即官、吏、僧、道、醫、工、匠、娼、儒、丐,醫排在第五,說明元代對行醫之人的尊重。元代太醫院的最高管理者已經位居正四品,還曾經升級為正二品,這在中國歷代可能是御醫所能達到的最高官位了,足見元代對醫療的重視。元太醫院一般設有太醫院提點、院使、副院使、院判等,醫生的官階包括保宜大夫、保康大夫、保安大夫、保和大夫、保順大夫、保衝大夫、保全郎、成安郎、成和郎、成全郎、醫正郎、醫效郎、醫候郎、醫痊郎、醫愈郎等15個官階,不同時期也稍有不同的變化,基本職責沒有太大變化。太醫院下面設有廣惠司、回回藥院、御藥院、御藥局、行御藥局、御香局、大都惠民局、上都惠民局、醫學提舉司等機構,分別管理宮廷和民間的醫事活動。其中,御藥院統一負責宮中各種藥品的管理,包括各地進獻的名貴藥材,同時還要製作宮內需要的成藥。回回藥院,主管御用的回回藥物的炮製和用藥事宜,都是由回族的醫生來擔任。元代的御香局,是管理各種後宮御用香料的機構,從唐代以來,後宮對於化妝美容都更為重視,也開始有了專門為宮內的各位娘娘製作美容用品的機構。典醫監是隸屬儲政院的為東宮太子提供醫療保健的機構,有掌印官、卿、太監、少監、丞和經歷、知事等,掌印官在元代蒙語裡又叫做“達魯花赤”。典醫監下設有廣濟提舉司、行典藥局、典藥局。行典藥局負責東宮的藥品采辦,典藥局則是對東宮的藥品進行管理。



/* 60 */  考醫也要“科舉試”
  遼、西夏、金、元四代很看重學習漢人的醫學,因此醫學教育在這四個朝代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推廣。遼代因為戰事仍頻,沒有制定正規的教育制度,不過重視學習醫術和重用漢人醫官也體現了遼代對醫學的推崇。金代設立了司天醫學試科,醫科分為十科,每月都進行常規考核,根據考核的成績進行獎懲,每三年舉行一次大考,不是醫科的學生也可以來參加。
  元代將醫學分科擴大到大方脈、雜醫科、小方脈、風科、產科、眼科、口齒科、咽喉科、正骨科、金瘡腫科、針灸科、祝由科、禁科等13科,後來又將大方脈和雜醫科,正骨科和金瘡腫科,口齒科和咽喉科,祝由科和禁科合併,改為9科。公元1272年,設立醫學提舉司,作為太醫院所屬的專門負責醫學教育的機構,同時也負責太醫院官的考核以及整理校正醫學書籍、監察藥材的品質等工作,醫學提舉司設醫學提舉和副提舉,為從五品。元代的醫學教育已經不再集中在太醫院,而是推廣到各地方機構來組織。元世祖忽必烈時,授予太醫院副使王安仁金牌,讓他到全國設立醫學學校,各地醫學學校都設教授1名,由朝廷委任,醫學教授還可以免除差役,醫學學校中還有輔佐醫學教授的學錄、學正等人員設置,由太醫院指定人選,地方縣則設學諭1人,由各地醫學教授選聘。
  元代各科醫學生學習的公共課程為《素問》、《難經》、《神農本草經》。又按不同專業分科學習《聖濟總錄》中的內容,以及《傷寒論》及《千金翼方》,後來不但要學習醫學理論,還將四書也作為必學課程。元代醫學教育的考核也比較嚴格,定期會對醫學學生進行考核,根據學習的優劣進行獎懲。考試的題目由醫學提舉司按照各科統一出題,元代醫學考試的內容規定不但要考核醫學理論,還要考核四書五經。對於醫學教授教學水平也有規定,每次醫學提舉司所出的題目,醫學教授也要選擇其中的3道進行解答後上報,作為對醫學教授水平的一次考查。如果教出的學生不合格,就會罰俸,嚴重者還要撤職。在元仁宗時,還制定了“試驗醫人條件”,對於醫生有了資格認定的辦法,跟元代的科舉考試模式一樣,每三年的八月舉行鄉試,考試合格者第二年二月份再到元大都進行一次會試,進入太醫院者則需要年齡在30歲以上,醫術精道,醫德高尚,由各地方保舉推薦。他們是在八月的鄉試中各科取前100人,再參加第二年的會試,取30人,這30人中,再比試一次,叫御試,御試的一甲、二甲、三甲有機會可以進入太醫院或者醫學提舉司任職,也有的可以去醫學學校擔任教授。

/* 61 */  既給皇上治病,又幫皇上治國
  歷史上能夠以一個御醫身份參與朝政,一邊照顧龍體的健康,一邊輔佐皇上治理國事,而且深得皇帝的信賴,這樣的御醫史上罕見,許國禎就是這樣的一位出色的御醫。
  許國禎的祖父、父親都曾任朝中官員,而且也都會行醫治病,所以許國禎得了家傳,年輕時就已經以醫術出名。元世祖忽必烈還未登基時,許國禎就已經授命來掌管醫藥。她的母親韓氏是一位食醫,曾經侍奉忽必烈的母親莊聖太后的飲食,深得太后的信賴。莊聖太后五十三歲時,生了一場大病,許國禎為其診治,很快就治愈了。太后病愈後還特別賜給許國禎白銀五十三錠。
  許國禎為人正直,當時有個御醫在治療王妃的眼疾時,因為用針不當,使王妃的眼睛失明,忽必烈大怒,立刻就要殺了這個御醫,許國禎這時站出來說:“雖然論他的罪應該死,但是御醫也是一個普通人,治療王妃的貴體,心情難免會緊張,一時造成了失誤,如果因為這件事情殺了他,以後誰還敢給皇親國戚來看病呢?”忽必烈到底還是一個通情達理的明君,平心靜氣之後,覺得許國禎說得有理,就赦免了那個御醫。還誇讚許國禎性格耿直,適合做個諫官。
  蒙古族是游牧民族,非常喜歡喝馬奶,忽必烈因為喝馬奶過多,患上了一種腳病,許國禎給他開了一付藥,忽必烈剛喝了一口,覺得實在是太苦了,說什麼也不肯再喝了。許國禎勸說忽必烈說,古人云,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今天皇上如果不喝下這藥,以後病情加重還是一樣要受苦的呀。忽必烈聽不進去許國禎的勸告,一直沒有吃藥,結果腳病越來越重,最後忽必烈只好再次叫來許國禎,對他說,當初沒有聽你的話,現在真的讓這個病折磨得夠嗆,看來還是你說得對,為了治好病,藥再苦也得吃!許國禎借機又對忽必烈說,既然已經知道了良藥苦口的道理,那麼忠言逆耳我不說皇上也能明白了!在治病的同時,還不忘給皇上灌輸治國之道,可謂用心良苦的御醫,忽必烈也確實是非常器重許國禎,不管他說什麼,都不會怪罪他,相反只要說的有理,就會嘉賞他。
  在忽必烈出征時,許國禎也會輔佐在他的身邊,給忽必烈出謀劃策,立下不少功勞,在後來忽必烈即位後的朝政治理中,許國禎也提出了很多建議,並向皇上推舉了很多有識之士,忽必烈還授予他集賢大學士、光祿大夫,召見他的時候,都稱他為許光祿,許國禎在朝中的地位非常顯赫。
  許國禎主持編纂了《御藥院方》一書。《御藥院方》以宋、金、元三朝御藥院的醫方為基礎,進行校勘,修改了其中錯誤,並補充了遺漏。全書共11卷,收方1000余首,包括內、外、婦、兒、五官、養生、美容等多方面內容。這本書收集的驗方,主要是宋、金、元三代的宮廷秘方,較全面地反映了當時宮廷用藥的經驗。光是美容方面就有60多個方子,其中黑髮方37首,潤發方7首,生發方1首,美面方18首,潔牙方4首。黑髮方以丸劑為主,潤發方以湯劑稍多,生發方僅膏劑1首,美面方亦以膏粉劑為主,潔牙藥多為粉劑或湯劑。對於美容方的使用方法也提出了很多注意事項。比如黑髮多用溫酒或鹽湯送下,染發類均須少量多服,潤發多為湯洗,美面則以膏涂之,亦可用湯洗之,美容的同時還應注意飲食禁忌,如何首烏丸忌豬肉、無鱗魚,巨勝丸忌羊血、生蔥、蘿蔔,神仙六子丸忌蘿蔔、生韭、蒜等。
  許國禎還主持了修定本草的工作,修訂工作花費了四年時間,這也是元代唯一的一次修訂本草,成書後定名為《大元本草》,今已失傳。許國禎的兒子許 跟隨父親學醫,學成後與父親共同侍奉忽必烈,並在太醫院內任職,也得到世祖忽必烈的喜愛。


/* 62 */  忽思慧——中國元代的“大長今



”   忽思慧是蒙古人,他最擅長的是食療,這在宮廷中也是皇帝非常關心的事情,所以忽思慧做了宮中的飲膳御醫,專門負責宮中的飲食調理,負責皇帝及後宮的營養保健工作,他對各種食品的營養保健功能、滋補藥品的作用、飲食衛生乃至食物的毒性等都非常有研究,因此他做出的御膳不僅有營養,而且在保健和治療疾病上也有一定的幫助。元仁宗時,因為數年在外征戰,四處奔波,操勞過度,腎氣虧虛,患了陽痿症,十分痛苦。忽思慧根據元仁宗的情況,做了“羊腎韭菜粥”為他調治。元仁宗每天堅持喝粥,不到三個月的時間,病就痊愈了,不久王妃也懷了孕,仁宗喜上加喜,大大獎賞了忽思慧,同時讓忽思慧將此粥列為宮廷膳食良方,此後也經常服食。



  忽思慧作為一個飲食御醫,不光會做各種有營養的膳食,還不忘整理自己的心得,並結合前代各家本草、名醫方術、民間飲食的經驗,在公元1330年編撰了《飲膳正要》一書,這是我國古代第一部較為系統的介紹飲食保健營養的專著,對今天的飲食搭配、合理進食及治療慢性疾病等都有很好的指導意義。《飲膳正要》共分三卷。第一卷分“養生避忌”、“妊娠食忌”、“飲酒避忌”、“聚珍異饌”等六部分;第二卷分“諸般湯煎”、“神仙服食”、“食療諸病”、“食物利害”、“食物相反”、“食物中毒”等十一部分;第三卷分“米穀品”、“獸品”、“魚品”、“果品”、“菜品”、“料物性味”等七部分。其中包括藥膳菜肴94種,湯粥類35種,抗衰老藥膳方劑29種等,並配有插圖。



  書中收集的各種食療配方,集合了回、蒙、漢各族的飲食,對於研究各民族的飲食特點也非常有價值。如“燒水札”用酥油、水和面,包水札(水札是一種水鳥),入爐內烤熟;還有將羊放在地坑中烤熟的“柳蒸羊”,都是很有民族特色的食品。還有一些非常簡單的食療食品,如茄子饅頭等,在《飲膳正要》中還收錄了一些如“回回豆子”、“赤赤哈納”等罕見的原料。






/* 63 */  太醫院圍著皇上轉



  明代是個高度中央集權制的國家,在宮廷醫事上也是以太醫院為中心,設置了非常細緻的各類機構,而且互相制約。明代的太醫院不同以往朝代的太醫院,前代太醫院無論職能如何變化,在中央和地方都能起到一定作用。明代完全不同,太醫院幾乎變成了皇帝的專屬,名義上還是全國最高的醫藥管理機構,實際上都是在皇宮內為皇帝和皇室貴族服務,宮廷之外的醫療更多地轉向由地方機構來管理。這時的太醫院應該說就是純粹的御醫院了,雖然仍然是管理者的角色,但是太醫院下的其他醫療機構都相對獨立,不完全由太醫院統一領導,太醫院的職責主要是培養御醫、派駐御醫和對御醫進行選拔。不過一旦在診治過程中出了問題,太醫院卻要承擔很大的責任,可以說,明代的太醫院擔當著一個左右為難的角色。



  明代的太醫院建制分為三個階段,從醫學提舉司到太醫監再到太醫院。醫學提舉司主要是沿襲元醫學提舉司的職能,進行醫學教育的推廣。設有提舉為從五品,同提舉從六品,副提舉從七品,醫學教授正九品,其餘還有學政正、官醫及提領等職,均為從九品。   三年後,醫學提舉司改名為“太醫監”,主要的任務是幫助皇帝來監察全國的醫藥事務,主管官員少監升為正四品,監丞正六品。公元1367年,“太醫監”改名為“太醫院”,第二年,朱元璋登基,太醫院的建制基本定型,設有院使、院判、同知、典簿等官,院使為正三品,院判正五品,同知正四品,典簿正七品。其後又改為設太醫令、丞、吏目、御醫四種職位。到公元1389年,重新規範太醫院官職,改成院使、院判、御醫、吏目四級,另設醫生、醫士數名,同時正式敕封太醫院為正五品衙門。御醫當時為正八品,吏目為正九品,官階還是比較低的,這個編製一直延續到明末。






/* 64 */  南北兩院制,北院握大權



  明代的太醫院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兩院制。因為明始建於南京,因此最初是在南京建的太醫院,遷都北京後,興建紫禁城時,在紫禁城的東南又新建了一個太醫院,從此形成了以北京太醫院為首的兩太醫院制。由於政治中心的北移,南京的政治勢力基本上已是形同虛設,北京的太醫院在建制規模上完全占有了主導地位,加上北京的太醫院直接為皇宮服務,地位也就更加顯著,北京太醫院的人數最多時已經達到160人以上。而南京太醫院基本上都不再設院使、御醫、吏目等官職,僅僅設置一些醫士充數,最多的時候也不過60人,僅僅負責南京一帶的醫藥工作。太醫院屬吏部和禮部同時管轄,院使院判的職位都是由兩個部同時選拔考核,最後核定人選的。不過皇上往往會根據個人的喜好,親自選定。



  北京太醫院除統管全國醫政管理之外,同時負責皇帝包括皇子、后妃、大臣等人的醫療。院使、院判、御醫等,要分班在宮內的御藥房輪值。帝王出巡,太醫院官也要隨從侍奉,醫官加上御醫及藥員每次都要跟上二十多位一起護駕。
  北京太醫院要制定、監督、執行和協調國家的醫政法令。由於受到皇權的獨裁,太醫院很少能親自訂立制度,基本上都是從上至下實施,皇上一句話就是一道令,太醫院的醫官們不管是否合理,也會跟著執行。明嘉靖世宗皇帝朱厚在一次瘟疫流行時,下令太醫院籌置藥方和藥品下發,藥方定好後他要親自檢查後才下發下去,以一國之君,連治瘟疫的方劑也要欽定,這更促成了太醫院惟命是從、不敢負責的惰性。明代對於醫藥事故的處罰,相對唐、宋來說略微輕一些,諸如唐宋御藥製作出錯,要處以絞刑,而明代僅處以杖刑一百下。藥材揀選製作不精細的,從原來的杖刑一百減少到六十。
  負責帝王的醫療保健是太醫院最重要的職能之一。在宮廷中還設有很多其他的保健機構,諸如御藥房、典藥局、安樂堂、浣衣局、月子房等等,這些機構的辦事人員都要從太醫院中輸出,同時太醫院管理著整個宮廷的藥材的采購、保存、製作、發放。太醫院和這些醫療機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哪個環節出了紕漏,都有可能牽扯到太醫院這裡。
  太醫院唯一比較有發言權的職責就是負責醫官、醫生的選任、差派、考核、獎懲等。宮廷各醫療機構以及地方醫療機構的人員派遣都由太醫院來統籌安排。
  明代的醫學教育都以地方教育為主,中央沒有專門的醫學教育學校,而太醫院所需要的御醫都需要自己來培養,太醫院內設十三科,以培養御醫的後備人才。御醫的培訓也有統一標準:必須是正宗的醫戶子弟,術業精通,有培養前途的經考核考試選拔後方可入學;入選學生須進行分科學習;分科學習同時還要學習相應其他相關內容;根據學習的課程,每年有四次考試,考試成績的優劣決定日後的升遷等等。太醫院針對每個學生的情況,向皇上或者直接管理的吏部和禮部推舉人才。

/* 65 */  御藥房裡三件事,件件要命
  明代的御藥房是為皇帝健康服務的一個最直接部門。明初叫尚藥局,後改為御藥局,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在紫禁城的文華殿後面又建了聖濟殿,作為御藥房辦公所在。聖濟殿在李自成攻入紫禁城後被燒毀,清代在聖濟殿舊址上建造了藏書的文淵閣。聖濟殿御藥房由提監和太監管理,設有尚藥奉御、直長、御醫、藥童、吏目等人員,人數隨時增減。公元1587年,御藥房下又設置了御藥庫,建在聖濟殿的後面。當時還刻了一枚“御藥庫關防”的印章,由提督太監掌管,日常御藥房的藥品調入、領取等事項,都要有這個御藥庫關防作為憑證;同時御藥庫所有藥品清單、藥品進出記錄等定期要清查造冊,之後送禮部存檔。一旦有什麼意外發生,這些記錄就是追究責任的依據。明代宦官專權也體現在醫療制度上,御藥房的最高負責人不是院使、院判、御醫這些專業的醫生,而是由太監來管理,這也是一件令人奇怪的事情。
  明代御藥房管理的都是宮廷用藥,因此每個環節都有嚴格規矩,不允許出半點差池。每天由太醫院的院使、院判、御醫分兩班值班,每天要做三件事。
  一件是藥材的管理,對於各地進貢來的藥材、藥品,要根據質量優劣進行分揀,禮部也會派官員來監察藥材選揀的過程。分揀後進行詳細登記入冊。
  第二件就是隨時聽從宮內差遣,給帝後們診治。明代給皇上皇后治病已經形成一套流程,大病小病都照此執行。診脈時,先由值班的太醫院院使或院判診脈,接著再由值班御醫診脈,之後發表各自的診脈意見,大家一起擬定一個處方,處方上將藥帖連名封記,藥方下要寫明本方的藥性、治療病證的效果等等。
  第三件事情就是根據藥方監督御藥煎制,在御藥製作時,要有太醫院院官和內臣一同監視,做好後每劑藥都分成兩付,其中一付先要由御醫、院判、內臣三人嘗過之後,沒有問題,才將另一付進獻給生病的皇上,這一系列的診治、制藥過程,都要在專門的醫簿上做詳細的記錄,這些記錄由所有參與診治及制藥、嘗藥過程的醫官、御醫、內臣簽名後,加蓋“中書省印合縫”,以備查考。如果皇上服用後,治療效果不佳,這些醫簿上記錄的相關人等就會招致麻煩,甚至惹上殺身之禍。
  所以,每天基本上所要做的三件事並不是很複雜,但是每一件事情都是跟皇上的性命相關,好則萬事大吉,加功行賞,壞則嚴懲不貸。因此,到宮中當值做御醫是榮辱未卜的事情,儘管當時進入宮中的御醫都是經過禮部在太醫院的嚴格考試,優等者才能有資格到御藥房輪值,但是大家也都明白,進入宮中當值,所擔當的責任之重大也是非比尋常的,所以也有一些人為了保全性命,寧可放棄進宮做御醫的機會。

/* 66 */  後宮醫療各就各位
  在明代直接為宮廷服務的醫療機構劃分很細,宮中每個醫療機構都承擔著不同的職責,為宮內除了帝王之外的人員服務。
  典藥局是為皇太子服務的。明洪武年間設立,其中設郎1人,丞2人,內使10人,另有司藥、典藥等醫官。典藥局的御醫也是由太醫院推舉醫士,吏部審定後來任命。太子是皇權的繼承人,明代有過多次的太子爭奪皇權的事件,因此太子的安康也十分重要,典藥局所負責的事情和規則基本上都與御藥房一致,只是服務的對象有所變換而已。
  明初的時候,在後宮設了六局,其中由尚食局來負責後宮醫藥。內舍有司藥2人,典藥2人,掌藥2人。負責的人員都是女醫官,明永樂後才改為太監充任。當時對女醫官的管理也很嚴格,其中有一條格外突出,就是規定女醫生進入宮中為後宮診病必須驗身,檢查是否懷孕。這個規矩是慈聖皇太后時期定的,當時發生了一件事情,慈聖皇太后患眼疾,讓醫婦劉氏、彭氏入宮,因為治療效果不錯,就把她們留在宮中。彭氏當時已經懷孕,為了貪圖皇太后的獎賞,於是一直隱瞞不報此事,後來竟然把孩子生下來,並將孩子淹死。這件事情哪裡能瞞得住,不久就被人發現並上報了皇太后。這種事情本來應該處以死罪,但是慈聖皇太后因彭氏治病有功,於心不忍,就沒有殺她,而是打了三十大板,降職到禮儀房。從此以後宮中就立下了進宮女官要進行驗身的規矩。
  為後宮所設的醫療機構還有安樂房、月子房等。安樂房分為內安樂堂和安樂堂兩種。安樂堂為宮內太監治病,內安樂堂是為宮內嬪妃治病養病的場所。設有醫官3名,醫士36人。醫士由太醫院派遣,藥材也由太醫院負責統一配給。安樂堂確切地說就像一個養老院,宮內的嬪妃年紀大了,生病多了,就會被送到這裡休養,如果身體狀況十分差,無法救治,就會送到浣衣局,這裡算是宮妃們的終老之地,死後會在西直門外設的淨樂堂火化。在明代宮內嬪妃的歸宿都有制度管理,一方面體現了對待後宮的人性化,另一方面也是防範宮中的帝王私密之事外泄,所以進入宮中的人員想自由出宮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明代對於後宮嬪妃的生育更為重視,專設的月子房就是供後宮嬪妃生育時進行醫療保健的專用場所。對於生育也制定了制度,每年明朝廷要派人到各地挑選奶口(乳媼)、穩婆、醫婆,挑選都要經過複雜的程序,家庭情況、身體情況等等都要考察清楚,符合宮內各項規矩者,才能夠入宮。奶口就是奶娘,最為重要,如果她乳養的皇子長大榮登皇位,那奶口也會與榮俱榮。經過挑選後,挑出的40名奶口會先送到錦衣衛的奶子府集中起來,提供很好的居住環境和豐富的飲食,讓她們精心保養,以保證奶水的充足和質量。另外還有80名是候補奶口,也叫做點卯奶口,她們隨時補足宮中奶口不足的空缺。沒有得到傳喚的,會被發遣回家,這時又會選新的奶口再補充進來,這樣,始終能隨時根據宮中的需要提供有充足奶水的奶口。穩婆和醫婆則是專門負責給宮中后妃接生保健的女醫,穩婆主要是要從民間挑選接生技術好、品行好的人來充當,除了負責宮中嬪妃的接生之外,穩婆在挑選奶口時也要對奶口進行例行的身體檢查;宮中選宮女時,穩婆也負責檢查宮女身體及檢驗是否是處女等。醫婆則是負責料理產婦的身體,她們要精通醫脈,知道產後如何保養,飲食及衛生禁忌等,幫助產婦盡快恢復。這群特殊的女醫們在月子房裡保證宮內嬪妃的生育,為王室傳宗接代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

/* 67 */  一代為醫,代代為醫
  受到元代世襲制度的影響,明代也繼承了這種世襲的制度。明政府將戶口分為民、軍、醫、儒、灶、僧、道、匠等,規定每戶必須子襲父業。就是說一旦被劃歸醫戶,那麼他的子孫就必須世代行醫,只有殘廢或年逾七十不能行醫了,才可以退休。這種醫戶制度,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各家的醫術能夠代代相傳,但是卻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醫學人才的發展,甚至在後來的科舉考試,醫戶也不能參加,醫戶的發展僅被侷限在醫業之內,想做官都難。這種醫戶世襲制度的弊病日漸顯現,在明末終於被廢止。
  醫戶世襲制度對明代醫學人才的補充還是有所作用的。雖然醫生在明代地位不高,但是明政府還是給予了一定的重視。在制度上後來也有所寬鬆,增加了醫戶子弟進入仕途的途徑。一條是在太醫院增設了醫學,挑選各地醫戶子弟中的優秀人才進行培養,不過人數很少,因此競爭十分激烈,入選後學成的學生就能夠進入太醫院任職。另外一條是明代在各地也興辦醫學,鼓勵醫戶子弟入學深造,以備朝廷不時之需。

/* 68 */  御醫選拔三條路:考試、推薦和捐錢
  對醫學人才的選拔都是通過考試、推薦及捐納錢財免試為官。考試有針對入選太醫院學生的,有針對醫士的,還有針對醫官升補的。太醫院學生學習期滿後考試合格,可以在太醫院做醫士,如果不合格,就重新學一年再考。如果三次都沒考核通過,就會被退學。醫士考核是針對各地醫學學生進行的選拔,這裡除了醫學世家的可以參加,另外一些受到推薦的精通醫業的人也可以參加。太醫院裡的醫官升補考試主要是御醫、吏目的升補,吏目由醫士升補,御醫由吏目升補。升補的條件都非常嚴,比如醫士升御醫,醫術優異者,在內廷做滿3年,或者外派工作滿6年,可以考試升補御醫,後來又改為內廷做滿6年或者外派滿9年。而御醫升做院判,要做滿9年,如果有空位才可以升職,沒空位則規定暫不升職,但可以升俸。
  推薦選拔是當時選才最主要的方式,推薦的人選經過朝廷考核,有時帝王可能還會親自過問,之後可以進入太醫院。明初的唐毓、徐富等都是因名而被舉薦進入太醫院的。洪武年間,吳彥高因為治愈了皇上的疾病而受寵,進了太醫院做官。明代最有名的是戴思恭、盛寅、許紳、吳訥等人,其中許紳曾經做到工部尚書一職,官至一品,可謂御醫史上的奇跡。而另外3人也是做到太醫院最高院使。
  明代還實行了捐納錢財為官的方式,這種方式,慢慢導致了不良風氣的出現,渾水摸魚的現象屢見不鮮,很多人利用不正當的途徑希望升遷,使得一些在民間通過世襲家學潛心研究醫術的人才難以出人頭地。


/* 69 */  好藥源源上貢,香料最吃香

  明代社會經濟相對穩定,而且科學技術也在不斷發展,醫學在明代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並且明代各類醫家都非常重視藥物學的研究。為了保證為王室保健服務和進行醫學研究的宮廷用藥,明代對全國的藥物產出、採集、納貢、貯藏、調撥等等都做了明文規定。御藥房下設的御藥庫和太醫院下設的生藥庫,都是專門從事藥品收貯的機構。生藥庫主要是為普通民間醫療機構的惠民局之需而建,收集的藥材主要用於惠民局藥局向民間貧困病人施藥以及遇到天災瘟疫的時候發放防病藥品。

  上貢藥品的來源都是各地進貢的地道藥材,中央對各地的藥材每年征收一次。比如浙江的紫菀、江西的香蒲、湖廣的貝母、白花蛇、硃砂、麝香,四川的附子、天雄、犀角、琥珀,山西的蒼術、遼東的人蔘等,對這些地方都有規定數量的進貢標準,必須按時按量上繳。為此,各地的藥農因為如此沉重的上貢負擔十分不滿,為安撫民心,明朝採取變通的方式,把貢藥的十分之一折成銀兩作為給藥農的酬勞,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藥農的怨憤,不過明朝對上貢藥品的需求量日益加大,這點酬勞加上再被地方官吏層層克扣,藥農依然是苦不堪言,而宮中的用藥就是靠著各地的不斷上貢才得以保障。

  明代由於經濟的強盛,對於周邊各國的影響也十分大,所以藥材的另一個來源是國外進貢的進口藥材。這些藥材包括犀角、硫磺、蘇木、蘇合油、胡椒等。最受宮廷喜歡的是香料藥、蘇木、胡椒。香料類的種類非常多,包括降真香、木香、丁香、檀香、沉香、乳香、金銀香等等。在明代香料不但已經成為宮廷中最不可缺的藥材,連民間也都有所流行。當時用香料主要是浴佛浴身、進行宗教祭祀、熏衣、去除異味、美容等。而香料在治療上也得到普遍使用,甚至都到了濫用的地步,御藥房及生藥庫中的香料藥多得不計其數。這些香料大都為國家統一控制,珍貴的香料民間很少能夠找到,曾經有一段時間,香料、蘇木、胡椒等藥材還被朝廷當作俸祿來發,開了以藥代俸的先河,而珍貴藥品被當作賞賜品更是屢見不鮮。


/* 70 */  先關御醫再吃藥,用藥見效才放人
  盛寅從學醫到成為御醫的過程一直是起起落落,充滿了傳奇色彩。盛寅的醫術應該算是偷學來的。當時他從師一個叫王賓的老師,王賓曾經想向戴思恭求習醫術,但是他覺得自己年歲大,不能做戴思恭的學生,有一次趁戴思恭出診,王賓就趁機偷走了戴思恭的醫書,學到不少精華。王賓死前,家中無子繼承自己的醫術,於是就將他偷來的戴思恭的醫書悉數傳給了盛寅,盛寅因此醫術長進神速,不久也就成了名醫。

  盛寅當上御醫也很偶然,這要從一個太監說起。永樂初年,宮中的一位太監患了脹病,盛寅給他診治後,很快就治愈了,太監又得以回到宮中。明成祖朱棣在校場練習射擊時,太監前去服侍,明成祖看見這個太監非常驚訝,問道:“不是說你病死了嗎?怎麼又活了?”太監於是把盛寅如何治愈他的前後經過一一講給明成祖聽,成祖聽後非常欣賞盛寅,於是召他入宮,讓他給自己診脈。盛寅診過脈後,說從皇上的脈象看是有風濕病,並開了藥,明成祖吃後果然見效,於是封盛寅做了御醫。

  有一天早上,盛寅在御藥房裡,突然感到一陣頭暈目眩,就像要死了似的難受,旁邊的醫生們都不知道怎麼才好,後來有位民間醫生自薦來給盛寅看,之後用甘草濃煎後令盛寅服用,結果很快盛寅就甦醒過來。大家都有些疑惑不解,民間醫生說,其實盛寅是因為沒有吃早飯,胃氣虛弱,進了藥房後,不能抵禦藥氣的熏蒸,中了藥毒,所以昏厥過去。被救的盛寅非常高興,並告知皇上獎賞了這位民間醫生。

  明仁宗朱高熾在東宮做太子時,他的妃子張氏有十個月沒有來月經,御醫們都診為懷孕了,向太子賀喜。只有盛寅反對,認為張氏根本沒有懷孕,張氏贊同盛寅的說法,就讓盛寅來給自己看,盛寅看完開出了一張方藥,太子一看是破血劑,對盛寅的診斷不太相信,因此沒有用此方。過了幾天,張氏的病又加重了,沒辦法又召盛寅來看,盛寅看過之後,還是開了原來的處方,張氏對太子說,還是吃了盛寅的藥試試吧,太子雖然沒有別的辦法,但還是擔心吃了盛寅的藥,如果張氏真的是懷孕,孩子就保不住了,於是太子命人把盛寅先關起來,等見到藥效以後再做定奪。盛寅的家人聽到這個消息也很害怕,心想這下盛寅弄不好就要被分屍而死。還好,盛寅的診斷是對的,張氏用完藥,瘀血排出來,月經也正常了。太子非常高興,令紅仗給盛寅開路,說給他壓壓驚,護送他回家,並大加賞賜。盛寅經過這一劫,雖然大難不死,但也受驚不小,太子繼位後不久,盛寅就請求被派到南京太醫院任職,以免日後再生是非。

/* 71 */  三朝得寵,不被治罪反升職

  戴思恭算得上是明代傑出的一位御醫,一方面是他自己的醫術確實高明,另一方面也得益於皇上對他信任有加,使得他能夠在宮廷內如魚得水。

  戴思恭也是醫戶出身,從小深得家學,他和弟弟戴思溫跟著父親戴士堯還拜金元時期著名的醫家朱震亨為師,戴思恭的聰慧好學也最受師父的賞識,終於得到師父的真傳,學成後醫術聞名江浙。明朝洪武年間被太醫院推薦,從而被封為八品御醫,明太祖朱元璋因為他治療的效果好,非常賞識他。

  朱元璋時,其子燕王朱棣就是後來的明成祖得了瘕證,就是寄生蟲病,御醫們用藥治了很多次也不見效果,朱元璋叫來戴思恭,戴思恭診過脈後,又問了用藥的情況,接著他又問燕王平時都喜歡吃什麼,燕王回答說:“就是特別喜歡吃生芹。”戴思恭聽完了說,這下明白了,這是吃了不潔淨的生芹引起的寄生蟲病。戴思恭開了一劑藥,燕王吃下去之後當晚就瀉下很多寄生蟲,病也就好了。

  後來戴思恭又治好了晉王的偏癱,朱元璋非常高興,但是沒多久,晉王的病再次加重,御醫們不及搶救就一命嗚呼了,朱元璋十分氣憤,把相關御醫全都抓來,準備治罪。戴思恭出來請求說:“我上次為晉王治病時就跟皇上您說過,他的病已經是病入膏肓了,現在暫時治好了,但是一旦復發,可能就性命難保了,出現今天這樣的情況是難免的,並不是御醫不稱職。”太祖朱元璋聽後,也覺得有道理,就赦免了御醫的死罪。
  公元1398年,朱元璋生了重病,他感覺自己恐怕快不行了,就下令把醫官們都逮捕起來,惟獨沒有抓戴思恭,還安慰他說,你是醫術高明而且心地善良的御醫,你不用害怕,我不會治你的罪。不久,太祖朱元璋病逝,明惠帝即位,許多御醫都因此被治罪,而只有戴思恭逃過此劫,還被升做太醫院使,戴思恭以他的醫術仁心贏得了皇帝的心,也讓自己在這樣飄忽不定的御醫生涯中能夠站得穩腳跟。

  戴思恭侍奉了三朝皇帝,到七十八歲才告老還鄉,不過皇上遇到疑難病證,還會召他回宮,由於他年事已高,還特意讓他入宮看病時可不必行跪拜之禮。戴思恭八十二歲死的時候,明成祖還下旨來祭奠這位德高望重的御醫。

  戴思恭的主要著作有《證治要訣》十二卷;《證治要訣類方》四卷;《推求師意》二卷;以及校補老師朱震亨的《金匱鉤玄》三卷。《證治要訣》中,主要是發展了老師朱震亨的學術思想,強調“重在養陰”的學術觀點,把常見病按照病證進行治療的辦法進行分類,先論述病因,再指出病原,之後分析出屬於哪種病證,並針對病證來說明治法,提出藥方。

  而在《推求師意》一書中,他又發揚了老師的觀點,把老師的一些說法加以補充和發揮。諸如朱震亨提到“氣有餘便是火”,戴思恭則進一步補充:氣屬陽,動作火,捍衛衝和不息之謂氣,擾亂妄動變常之謂火。還說火之為病,其害甚大,其變甚速,其熱甚彰,其死甚暴。且人身之火各髒皆有。戴思恭對師父理論的發揮可謂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戴思恭的《證治要訣類方》主要是把《證治要訣》中的各類病證所引用的諸方,分為湯、飲、丸、散、丹、膏六大類整理編纂而成的,對於臨床應用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 72 */  無心插柳卻平步青雲的御醫

  由於明代醫事制度的嚴格,加上皇帝的喜怒無常,並不是所有的名醫都願意進入宮中為皇上看病,吳傑就是這樣一個御醫,本來不想做御醫,沒料到做了御醫後卻一發不可收拾,飛黃騰達了起來。

  吳傑是江蘇人,明弘治年間,因為醫術高超被舉薦到京師參加禮部的考試,按照當時的規定,如果禮部考試中得到一等評分,就可以進入宮中的御藥房為皇帝治病,稍差一點的可以留在太醫院工作,再差的就只能遣送回原籍了。吳傑在這次考試中高中一等,但是他覺得在御藥房工作風險太大,好不容易考到京師來,如果在宮中工作失誤,搞不好被遣返回鄉,連行醫的資格都沒有了,不如在太醫院裡更為穩妥一些。於是他請求不要把他調入宮中,而是在太醫院裡供職,禮部尚書批准了他的請求。不過吳傑到太醫院沒有多久,因為醫術精良,還是被派到了御藥房。

  吳傑在宮中的確有出色的表現,明孝宗朱樘不論走到哪兒都帶著他,讓他隨時給自己診病。吳傑還多次治好明武宗朱厚照的疾病。有一次,皇上咽喉痛,吳傑去看過,給皇上服了上清丸,一劑藥就治好了。又有一天,皇上從外邊打獵回來,過度勞累,突然口吐鮮血,嚇壞了左右大臣,趕緊叫來吳傑看,吳傑給皇上服了一劑犀角湯,結果皇上就沒事了。皇上的御馬官得了腹痛症,吳傑看後開出理中湯,也是立見效果。皇上對吳傑每次診治都能這麼快就治愈非常滿意,每次治好病都賞賜他,並給他升職。於是,吳傑很快從醫士升到御醫,做了3個月御醫後又破格升為院判,3年之後又榮升院使,這種平步青雲也是非常少見的,很多御醫苦熬一輩子都很難達到這樣的位置。
  吳傑出色的醫術,不但讓他升官發財,而且使他更加得到皇上的寵信,吳傑非常善於診脈,在用藥方面也不拘泥於古方,而是根據實際的脈象來決定處方,因此能夠對症下藥,療效就十分明顯。

  明武宗要去南方巡視,吳傑認為皇上身體欠安,不宜遠行,就勸阻他不要去,武宗執意要去,還生氣地將吳傑趕出去。在南巡途中,果然不出吳傑所料,皇上病在了路上。吳傑趕到時,發現皇帝已經病危,當時的一位權臣心懷鬼胎,說皇上病重,想讓皇上留在當地治療,吳傑看到情況危急,對皇帝身邊的太監說,現在皇帝病重,如果不趕緊趕回京城,一旦出了意外,我們可能都會招致死罪,在他的堅持下,太監們護送明武宗返回了京師,雖然回京後明武宗就駕崩了,不過朝臣們對當時吳傑的處理還是非常滿意,並沒有怪罪他。

/* 73 */  救了皇上的命,嚇死自己的命

  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這一年在紫禁城的宮中發生了一樁駭人聽聞的宮廷事變——壬寅宮變。這次事變的主謀是十幾名年輕的宮女,事發的當晚,明世宗朱厚正在愛妃曹氏宮中,當夜深人靜時分,楊金英等宮女從外邊走進來,楊金英先撲到床前,用繩子套住了嘉靖帝的脖子,其他宮女也都蜂擁而上,按住嘉靖帝,並使勁地扯緊繩子,慌亂之中,繩子被打成了死結,結果怎麼也勒不緊嘉靖帝的脖子,加上嘉靖帝掙扎的聲音傳出去,宮女中有人開始害怕,其中一個宮女溜掉跑去告訴了皇后,皇后急忙叫人來解救,結果這幾個企圖弒君的宮女都沒有逃脫,全部被抓了起來。
  事情到這裡還沒有結束,宮女們雖然沒有勒死嘉靖帝,但是這麼多人一氣折騰,加上驚恐,嘉靖帝早就氣絕昏倒過去,於是御醫們都被叫來搶救,御醫們誰也沒見過這種場面,都慌得不知道怎麼辦才好。當時的太醫院院使許紳沒有辦法,只好硬著頭皮上去診治,他知道皇上已經昏迷時間不短了,不用藥性較強的藥可能很難有輓救的機會,於是大膽下了重藥,嘉靖帝吃完之後,過了七八個時辰終於呻吟出聲,吐了好幾口紫血。之後,再經過許紳一段時間的調治,嘉靖帝才慢慢康復。這次宮變具體的原因因為涉及宮廷隱私,歷史上的記載很少,一般的說法是因為嘉靖帝是個昏庸無度之君,他不理朝政,居然有二十多年都不上朝,但是他十分迷戀神仙丹藥,不惜一切代價來煉制丹藥,他多次下令召民間幼女入宮,這些宮女進宮後成為嘉靖帝煉制丹藥的犧牲品,遭受了慘絕人寰的摧殘,宮女被逼發生宮變也是無奈之舉。

  御醫許紳把嘉靖帝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於是受到了嘉靖帝最高規格的獎賞,被封為太子太保、禮部尚書,官居一品,這在御醫史上也是御醫所受到的最高禮遇了,金銀財寶的賞賜更是不計其數。按理說這下可以過上大富大貴的日子,前途一片光明,可是許紳經過此事後,想起當時的情景還是膽戰心驚,久而久之,落下心病,經常神志恍惚,最後終於一病不起,他知道自己的病是因為這次事變生出來的,不是藥物所能治療的,果然不久,許紳就死了,死後還被賜謚號“恭僖”,並封他的兒子做了官。許紳之死也讓我們看到,作為一個御醫不管醫術怎樣,如果不能承受相當的心理壓力,就很難生存下去。

/* 74 */  一書寫就針灸十大真經

  楊繼洲在明嘉靖帝時成為御醫,在萬歷年間也一直做太醫院的醫官。他行醫四十多年,臨症經驗十分豐富,最擅長的就是針灸。楊繼洲學習醫學也是家傳,他家裡收藏了很多醫學古籍,他一直都堅持不斷地研讀,最終自己也寫就了一本《針灸大成》。

  這本《針灸大成》匯集了明代以前二十餘本重要的針灸醫學名著,並總結了楊繼洲自己行醫多年的經驗,一共分為十卷,可以說卷卷都匯聚了針灸的真經。卷一講的是針灸的源流。卷二是針灸辭賦,是總結各代針灸名家臨症的技巧,將它們變成辭賦,便於記誦。卷三是針灸歌訣,也是將各種針灸經驗加以提煉,其中的《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治雜病歌》被歷代針灸家所推崇。卷四匯集了各代名家包括他自己的針灸補瀉法,對於針灸醫家有著很實際的價值,楊繼洲還提出了在一些重要部位禁針、禁灸的概念。卷五論述了針灸的幾個主要穴位的用法和配穴的方法。卷六和卷七論述的是人體十四經脈和經穴,介紹了針刺部位的深淺、主治的病證等等,還對針灸和藥物結合治療做了論述。卷八為治療部分,分門別類地介紹了各種病證運用針灸治療的經驗。卷九採取問答形式,講述各種疾病的病因、病理以及針灸治療方法等,其中有一部分是楊繼洲的醫案總結。卷十主要介紹的是小兒推拿療法。

  這部書總結了前代的針灸精華,並融入了楊繼洲自己的實踐心得,書中很多的觀點都是有創新的。諸如提出了將按摩和針灸結合在一起,並通俗易懂地將按摩經驗編成口訣,在臨床上實用價值很高,稍有一些針灸常識的人都能通過這些口訣進行簡單操作。在針灸補瀉法的論述中,楊繼洲還提出了自己總結的十二字手法、下手八法,燒火山、透天涼等數十種單式和複式補瀉手法,這些招式看起來像武俠招數,其實對於針灸的醫家來說,到今天也仍然十分形象生動,具有實際意義,這也是楊繼洲的貢獻所在。

  在治療方法上,針對不同的病證,他也提出了不同的針灸手法,治偏正頭風痛,楊繼洲認為,有痰者的針灸方法是“風池刺一寸半,透風府穴,此必橫刺方透也”。無痰者,則應該“合谷針至勞宮”。口眼歪斜者,則要“地倉針向頰車,頰車針向透地倉”。兩眼紅腫者,則以魚尾針透魚腰,還提出了節氣灸的保健療法。雖然是一部針灸的著作,但是在書中也提出了針灸、藥物並重的思想,在楊繼洲自己治療的醫案中,有以針灸為治療手段的,也有以藥物治療為主的,還有兩者兼用的。對每個病證一般都會介紹兩種以上的處方,一個是主方,另一個是備用方,因此他記錄的三百多種病證,處方卻達到了一千多個。

/* 75 */  從古代秘籍中發現的靈感

  李時珍的名字在中國的醫學史上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他家也是四代行醫,十幾歲的時候曾一心想通過科舉做官,但是屢屢失敗,最終還是決定繼承父業,學習醫術,苦讀十年之後,終於有所成就,開始隨父親一起出診行醫,醫術日益長進。經常有當地的王府貴人請他去看病,有個富順王的孫子有怪食癖,愛吃燈花,李時珍看過之後,知道是因為肚中有蟲才引起的,用了驅蟲藥就把他治好了。後來恭王朱英儉把他請到王府內做了自家的專職醫生,恭王的兒子得了暴厥症,也是李時珍把他搶救過來的,恭王在嘉靖年間向朝廷推薦了李時珍,李時珍得以進入太醫院做了太醫院院判。在太醫院時候,李時珍有機會和宮中的名醫們交流,了解了更多的藥材種類,也積累了更多的臨床實踐經驗。同時他得到很多機會閱讀前代大量的醫學秘籍,從這些書中汲取了不少營養,但是他也越來越感到,這些書籍有很多欠缺之處,比較混亂,也缺乏整理,這樣肯定是無法普及的。由此激發出他的靈感,要寫一本更為全面、準確、實用的醫學書籍,這也就是後來我們看到的《本草綱目》。
  李時珍在做御醫的時候一方面沒有得到充分施展才華的機會,另一方面他不願意拘泥於宮中,僅為少數皇親貴族看病,加上著書需要很多實踐的準備,所以李時珍在太醫院僅僅乾了一年,就辭掉了官職,全部精力投入到撰寫《本草綱目》中。李時珍的這部《本草綱目》之所以能夠聞名於世,也與他嚴謹的治學態度分不開。為此,他參考了各類古今書籍近千種,並且跋山涉水到各地進行實地考察,前後花了二十七年的準備收集資料的時間,經過三次大的修改,最終才得以完成,寫成這本書時李時珍已經年近七十。
  《本草綱目》一共有190余萬字,52卷,收錄了1892種藥物,其中新增的藥物包括植物藥171種,動物藥88種,礦物藥59種,其他藥56種,共計374種。書中還繪製了1109幅圖,其中1031幅都是他親自繪製的,還包含附方11096個。書中每藥都以正名為綱,附釋名為目,然後以集解、辨疑、正誤,來詳細介紹其土產形狀,最後介紹氣味、主治、附方等等。綱目分明,條理清晰,博而不繁,詳而有要,考證準確,論據充分,是比以前任何一部本草著作都更加系統、完整、準確的本草書籍。
  《本草綱目》有幾個最突出的特點,一個是打破了前代按照藥的上、中、下品來分類的原則,而是採用了根據藥物的屬性來進行分類的規則,這對藥物學的分類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次,在書中李時珍提倡科學用藥,對於那些迷信仙丹的說法提出了批判,他認為那些服食水銀、雄黃可以成仙之說都是荒謬之談,說“血肉之軀,水谷為賴,何能堪此金石重墜之物在胃腸乎?求仙而喪生,可謂愚也矣!”另外,李時珍特別重視養生學,書中採集了不少養生保健的醫方,載有服藥健身長壽的案例數十例,有益肝補腎方、補脾方、健脾益胃藥粥、保健藥酒等等。這本書不僅是一本藥學書,在其他自然科學方面,如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地質學、化學、物理乃至天文、氣象等許多領域,都有涉及,顯示了李時珍極其深厚的知識底蘊。雖然《本草綱目》在李時珍死後三年才得以刊行,不過它的出版,引起很大的轟動,此後不僅在全國流行,更在世界範圍成為一部重要文獻。
  李時珍還著有《瀕湖醫案》、《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等著作,雖然李時珍做御醫沒有功成名就,但是確從做御醫的經歷中激發出一部創世巨作,在中醫藥學的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 76 */  出自宮廷畫師之手的藥物寶典

  《本草品彙精要》是一部歷經重重磨難的藥物寶典。這部藥典是明孝宗朱樘下詔編修的,最初是由太醫院使劉文泰負責主持編寫,劉文泰是個不學無術、一心想升官的貪心御醫,他曾經多次行賄禮部尚書邱,希望能夠從院判升到院使,後來遭到吏部尚書王恕的阻止,劉文泰聽從邱的主使,設計誣陷王恕,最終王恕遭貶職,劉文泰的這種行為在朝野當中受到群臣的指責。

  明弘治年間,明孝宗下詔修訂本草,為此還引發了翰林院和內閣與宦黨和太醫院之間的爭奪主編權力的爭奪,明孝宗最後又改任司禮監太監張瑜為首,太醫院從院使到御醫、醫士,還包括宮廷畫師共49人蔘與編修,編纂小組設有總督、提調、總裁、副總裁、纂修、驗藥等職位。《本草品彙精要》為了迎合明孝宗愛書畫的喜好,所以參與編修的人員裡加入了宮廷畫師,製作時沒有用當時已經成熟的雕版印刷技術,而是由8位御用畫師用他們的筆精心手繪出來的,這是我國的第一部大型彩繪藥物圖典。兩年之後,這部獨一無二的藥典完成後,這部書包括正文42卷,另有目錄、序例1卷,把入藥之物分為玉石、草、木、果等10部,每部分為上、中、下三品編寫,收錄藥品1815種,圖文並茂,其中工筆彩繪圖有1371幅。 明孝宗非常滿意。不幸的是明孝宗不久後偶感風寒,被劉文泰等人盲目下藥醫治,結果竟然一病不起,沒過多久就一命嗚呼了。張瑜、劉文泰等人都因此被關進大牢,劉文泰後來倖免於死,被遣返回鄉。而剛剛由他們修訂好的《本草品彙精要》雖然獲得皇上的首肯,但沒有諭旨批准發行,加之主編都被治罪,所以這部精美的醫書也被列為禁書,沒能刊行於世。直到清康熙時,有人發現了該書的定稿本,獻給愛好醫學的康熙帝,康熙立即詔命重抄摹繪,發行了康熙重繪本,至此這本書也算能夠得以流傳下來。此後,這本書不斷被重抄摹繪,抄本多達十六種,並隨著對外經濟的發展,還傳到了意大利、德國、英國、日本等地。16種重繪本中只有4種是完整版本,而且都流失到了國外,由於藥典的繪圖精美,流傳到國外,不諳中醫的外國收藏家把它作為一種書畫藏品,而它的醫療價值一直被忽略。20世紀30年代初,收藏在羅馬國立中央圖書館的《御制本草品彙精要》開始被國人關注,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在21世紀初與羅馬方面達成了協議,獲得了拍攝全部精裝本的權利,並於2002年在國內首次出版了這部《御制本草品彙精要》的全部36冊精裝本。經過500多年之後,這個舉世矚目的藥典終於得以以真面目出現。


/* 77 */  太醫院裡兩對父子兵(1)

  由於明代的醫戶制度,醫術世襲還是明代醫學流傳的主要方式,龔信、龔廷賢兩人就成為在太醫院裡任職的父子御醫。
  父親龔信因其醫術在中原一帶出名,被薦入太醫院任職。他最大的貢獻是著有一部《古今醫鑒》的書籍,這是一本綜合性醫書,共8卷,書中採集各家經典學說,並加入自己的臨床實踐,分門別類地論述諸病證,不但對病源病理做了詳細的論述,而且在方藥上也非常廣泛,很多民間驗方都頗有價值。在書中首次記載了“麻疹”一詞,並詳細敘述了麻疹的癥狀、併發症、治療方法與預後等,並和痘症作了鑒別。龔信的這本《古今醫鑒》體現了他在醫學理論及實踐上的造詣,並且影響了他的兒子龔廷賢、龔廷器,孫子龔守國、龔守寧等,他們也同樣在明代醫學領域有突出業績,特別是龔信之子龔廷賢,醫術甚至超過了父親,這對太醫院裡的父子兵,也被人們傳為佳話。
  龔廷賢自幼跟隨父親學醫,並經常與名家共同研討醫術,他在各地行醫,治療了很多達官貴人的疾病,龔廷賢輕名祿,講醫德,一邊認真研究醫理,一邊在實踐中及時總結經驗,他在中州大梁行醫時,趕上那裡瘟疫流行,當地的醫生只是按照書中記載的方法進行治療,結果並沒有什麼效果,而龔廷賢根據自己的經驗,結合每個病人實際情況來選擇用藥,結果救活了很多人。後來他到京師,被推薦進入太醫院做吏目,後又升為御醫。當時魯王府的王妃得了病,派龔廷賢去看看,在龔廷賢精心治療下,使魯王妃得以治愈。魯王拿出千金酬謝他,龔廷賢卻不肯接受,只是提出希望將自己多年的醫方整理成書,魯王於是拿這筆酬金贊助他出書。龔廷賢所寫的《魯府禁方》,分為四卷,卷一為中風、傷寒、瘟疫等32類,卷二有鼓脹、水腫、積聚等35類,卷三分婦人、小兒等23類,卷四分癰疽、疔瘡、救急等26類,書中也包括魯王府內收藏的秘方。龔廷賢除了這部書之外,其他著述也頗豐。其中比較有名的包括《萬病回春》、《壽世保元》、《種杏仙方》等。《萬病回春》有8卷,書中載有內科病證88種,婦科病證13種,兒科病證63種,外科病證22種,其中對於中風的論述非常出色,涉及中風的證候診斷、鑒別診斷、病因病理、證候特點、治法處方、預後預防等等。書中記錄了很多龔廷賢親自診治的醫案,比如,給劉尚書的夫人治療妊娠嘔吐,劉夫人懷孕後嘔吐不止,飲食不下,心中煩躁,頭暈目眩,其他醫生都給他開出了調脾胃之藥,如二陳湯、藿香正氣散、保生湯之類,但是都沒有效果,龔廷賢診脈後,認為這是血虛氣盛有火,如果不養血,火就不能降下來,火降不下來,嘔吐就不能停,於是給她開了茯苓補心湯加姜汁,炒黃連、竹茹,劉夫人服了兩劑就不再嘔吐了。還有他治療一位胃病病人,這個病人已經五十多歲,患病八年了,吃飯稍稍吃得多一點,就會胃脘脹痛,每次吃完,脹氣從兩肩下及胸,次至胃口,痛不可忍,必須叫人將手使勁地按壓痛處,等到脹氣順出後,才不會疼痛了。龔廷賢給他治病時,這個病人已經被折磨得瘦如乾柴,龔廷賢用神佑丸讓他服用後,再用參苓白術散進行調理,才醫好了他的胃痛。
  在明代太醫院裡還有另一對父子名醫,就是薛鎧、薛己。薛鎧在弘治年間被徵入太醫院做醫士,他精於兒科治療,他主張治病要遵循五行生克之理,不必死板地按方施治。他寫的《保嬰撮要》是一部非常有價值的兒科專著。共有20卷,前10卷為論述嬰兒出生護養法、兒科疾病診法以及幼兒內科雜病的診治,後來薛己還為父親補充了很多醫案。後10卷是論述幼兒外科、皮膚科、痘疹等病證的診治。其中有很多觀點都很有創新,比如他認為小兒破傷風是因為臍帶傳染,可以用燒斷臍帶的辦法來防治。哺乳中的嬰兒如果生病了,應該要調養哺乳的母親,如果母親病了,孩子吃過母乳,也會被傳染生病。嬰兒太小,如果生病,一般很難服藥,薛鎧建議讓母親來服藥,藥通過母親的乳汁傳至孩子體內,也同樣達到給孩子治病的效果。

  薛鎧在醫學上的成就比起兒子還是較為遜色,薛己剛開始以瘍醫出名,是一個外科名醫,後來又對內科也頗有研究,在明正德年間做了御醫,5年後就提升為南京太醫院的院判,後晉升為院使。他治病也有自己的獨到觀點,認為治病一定要先分析出正確的病因,治療中也不是一成不變地選擇古方,可以根據實際臨證在古方中加減一兩味,即採取辨證的治法,這樣往往能收到奇效。薛己編著的醫書非常多,有《外科樞要》、《內科摘要》、《女科撮要》、《癘瘍機要》、《保嬰粹要》、《外科心法》等等,由於他診治的病人非常多,因此在書中記錄了豐富的診治醫案,後世將他編寫的書籍都以《薛氏醫案》來命名出版,其中很多醫案都非常經典。比如記錄他在外科治療上,記載治療張通府耳患腫塊案,張通府耳後髮際處有一腫塊,無頭,肉色不變,按之微疼,開始薛己認為是痰結,後經過診脈,認為不是痰結而是生瘡,就以人蔘、白术、黃耆、當歸、川芎、炙甘草做托裡,少加金銀花、白芷、桔梗以消毒,張通府喝降火化痰湯藥,再外貼涼藥,覺得寒冷徹腦,腫塊處感覺特別熱,頭也更加沉重,飲食也減少,於是薛己又用四君子湯加藿香、炮乾薑數劑,這回胃口漸漸好了,腫塊出膿包開始形成,針刺破後,又用補劑調理一個多月,才治好。在女科治療的醫案中,還提到一個高齡產婦的問題,當時有位三十五歲高齡的女子生產,薛己預料到生產時一定會比較困難,於是就事先準備了加味芎歸湯備用,那個女子生產時果真難產,於是趕緊服用薛己已經備好的催產的加味芎歸湯,才得以順利分娩。薛己的這些醫案對於研究當時醫學臨床治療意義非常大。

/* 78 */  太醫院裡兩對父子兵(2)

  這兩對父子兵在明代御醫行列也算是風光無限的人物,對於後世所做的貢獻更是不可小視。



/* 79 */  古墓再現塵封五百年的御醫身世
  1993年,上海打浦橋出土了一具墓葬,墓葬中蓋有“明故太醫院御醫東川顧君之柩”的錦罩,這是我們第一次能夠見到一個御醫的棺木,儘管在史載中很難找到這位御醫的資料,不過細心的專家們還是從棺木出土的文物中,漸漸理清脈絡,把這位顧氏御醫的身世揭示出來,原來這個御醫還是一位心理醫生,也曾經在明史上留下美名。   這位御醫名叫顧定芳,顧家在上海是名門望族,顧定芳小時候體弱多病,但從小勤奮好學,起初他想通過科舉成名,但是運氣不佳,屢次不中,後來在家潛心研究醫學,直到嘉靖十七年,終於有機會參加京師太醫院的御醫選拔,並被錄用,從而當上了御醫,這一當就是十四年。   顧定芳在朝廷多年,親眼目睹了朝中的爾虞我詐,對這些達官貴人的心理進行了認真的分析和研究,從而提出了自己對於心理疾病的諸多看法。

  顧定芳認為斡旋在官場中鉤心鬥角的人需要具有超常的心理承受力,而多數人在這樣的壓力之下,很容易導致疾病。官場中人經常會患有“熱中”癥狀,這種熱中病就是火氣積壓在腹部,很容易造成中風、抽搐等疾病,而且會形成“癥結於中”,顧定芳所指的癥結是各種囊腫、腫瘤疾病,這些病證都是由於心理壓力過大,影響到身體氣血的變化,而導致疾病。今天我們同樣也將心理壓力作為導致腫瘤的一個因素來講,而活在五百多年前的顧定芳當時能夠做出這樣的分析確實非常可貴。

  顧定芳提出心理引發疾病的理論後,更加強調心理治療,他認為“上治治心,中治治形,其下則不論於理矣”,也就是說治病需要從心理入手治療才為最高境界,明世宗曾經召顧定芳來詢問用藥的事情,顧定芳在回答時,用藥如用人,接著明世宗又問,那養生之道又是什麼呢,顧定芳回答說是清心寡慾。簡單的幾個字,卻是極具概括的經典總結。顧定芳在診治心理疾病,採用跟患者面對面談話的輕鬆方式,由於他精通儒家,在治病時還常常應用儒家的學說來給病人講道理,開解病人,顧定芳的心理療法在宮中十分出名。

  顧定芳晚年因患肺病辭職回鄉,而他的長子顧從禮,因為修建上海古城墻而聞名,他的屍體被發掘後,至今還在上海自然博物館中陳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