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2007

肩頸酸痛

一、肩頸酸痛的原因與臨床症狀
頸部拉傷及扭傷:約有85%的頸痛,是因肌肉或韌帶傷害而引起。多為長時間姿勢不良或突然受到牽扯而受傷(如:車禍、跌倒),俗稱的『落枕』即屬此類傷害。

肌膜疼痛症候群:約有50%的人可能患有肩頸部肌膜疼痛症候群。主要的症狀是肩頸部肌肉酸痛、僵硬,且常有壓痛點。此外,疼痛往往會傳導至其他地方,如:後腦、頭頂、膏肓處、前額、眼眶手臂等處。此症常與姿勢不良、長時間使用電腦或維持某一固定姿勢有關,通常適度的休息,後酸痛即可改善。

頸部椎間盤病變:多發生於中年人(35-54歲),症狀為頸部或肩胛骨中間之疼痛;若神經根受到壓迫時,手臂會有刺痛、麻電感或肌肉無力的現象。若脊髓神經被壓迫的話,則可能導致四肢麻木、無力及大小便困難。

頸部退化性關節炎:又叫骨性關節炎(俗稱骨刺)。多發生在40歲以後,頸椎因種種原因而退化或長出骨刺,使神經的通道變窄。常見的症狀為頸痛或頭痛,但若骨刺壓迫到神經根或脊髓神經時,則會引起上肢或四肢麻木、疼痛、無力等症狀。

感染、腫瘤:感染及腫瘤也可能引起頸部或上背部疼痛,如果伴隨發燒、體重減輕、半夜痛醒、局部骨頭劇烈疼痛或脊髓神經壓迫等現象時要特別小心。

提醒您,當頸椎有問題時千萬不要隨便整脊,以免造成骨折、中風、脊髓損傷,甚至死亡等嚴重後遺症。


二、治療方式
大部份的肩頸酸痛保守療法就很有效,不需要開刀。保守療法的方式很多,復健醫師會依據您的狀況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式。若需要手術治療,會介紹您去找外科醫師,切勿自行診斷或擅服成藥,以免病情惡化。

§ 第一階段~急性期:治療重點為止痛及消炎。復健醫師在診斷後會安排特定的治療計畫,除消炎止痛及肌肉放鬆等藥物外,還可使用頸圈、冰敷、超音波、電刺激、針灸、低能量雷射等。等發炎反應過後,即可藉由熱療、頸椎牽引、生物回饋、心理治療、神經阻斷術等方式來減輕症狀。

§ 第二階段~恢復期:治療重點為恢復肩頸部的活動度、軟組織的延展性、肌肉的力量及維持正確的姿勢。復健醫師會針對您設計特定的運動治療,幫助您早日恢復日常活動及工作能力。

§ 第三階段~維持期:治療重點為預防復發。當酸痛的症狀消失後,復健醫師會建議您做適當的運動以增進體能及身體健康。


三、預防保健
日常活動時保持正確的姿勢,避免快速突兀的動作,以免傷害頸部的構造。睡覺時可在頸部後面墊些毛巾或使用人體工學枕,使頸椎能獲得適當的支撐。其次是適度地變換肩頸部姿勢,工作時最好每隔一小時休息幾分鐘。此外,平時要注意運動,尤其是肩頸部肌肉的拉筋與放鬆訓練,以避免肌肉長期緊繃而影響血液循環。酸痛的部位要多休息,避免過度使用。另外,須有充足的睡眠,均衡的營養,並儘量消除心理上的壓力。如果疼痛與不良的工作環境或不適合的傢俱有關時,應儘速設法改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