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2007

失眠商機崛起 找回550萬人的睡眠

遠見 2006/09/22



人的一生約有13時間,是處於睡眠狀態。現代人生活忙碌、壓力大,導致失眠族群愈來愈龐大。台灣甚至有超過550萬、14人口有睡眠障礙。應運而來的睡眠商機,在台引爆,從醫院、藥廠、寢具、精油、SPA和唱片業,無不大規模布局,競食這個號稱21世紀最大商機的大餅。



1999年,好萊塢電影《鬥陣俱樂部》裡的艾德華.諾頓,因為嚴重失眠,精神恍忽,眼裡的世界像是影印機印出來的。人人喝相同的咖啡、做同樣的工作、主管打同一條藍色領帶,日常生活像一場夢境,他不斷問自己:「我有睡嗎?我有睡嗎?」21世紀的台灣,像艾德華.諾頓這樣睡不好的電影劇情,真實發生在你我身邊。



明強是一家食品公司的老闆,即使事業成功,失眠的苦卻憋在心裡。「有錢也買不到睡眠!」深夜時分,隔著落地窗,看著對面的鄰居一一熄了燈,他懷疑從此失去睡著的能力,失眠讓他眼皮沈重,肩頸緊繃,像拉緊的橡皮筋,他曾經割腕自殺,後來藉酒助眠,卻差點染上酒癮。



在學校工作的小玲,去年職務調動,她不能適應新主管,白天呼吸喘不過氣,夜晚夢到被巨大的黑熊追趕,熊的臉和新主管很像,嚇得驚醒過來;有時在夢裡,有人催促她快把企畫案寫完,還有人把她推到水潭邊。



睡不著的台灣-14人口失眠,健康亮紅燈


睡眠是生物的本能,然而,在痛苦指數飆高、生活壓力上升的台灣,這項本能被迫打折扣,愈來愈多人有睡不好的經驗。 在金革唱片企畫部經理陳宗霖的印象裡,他到電子公司、金融業、廣告公司演講音樂治療,每當問起有誰睡不好,「台下總會超過一半的人舉手」。



2000年起,睡眠問題開始受到台灣醫界和政府重視,首次有醫師進行調查。 「台灣15歲以上的民眾約1850萬人,失眠人口占12%到20%,最少有200萬人,」前台大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李宇宙在2000年對1000多名門診病人的調查,這個比率和日本、大陸相近。主計處也在2001年發表健康安全調查,15歲以上曾經失眠的人口占33.44%,比李宇宙醫師的調查結果要高。到了2004年,一項調查結果發現,失眠人口絲毫沒有減少。成大醫學院家庭醫學科教授張智仁,公布對4011人的電話訪查,發現15歲以上的人,有三成飽受失眠之苦,他保守估計,200300萬人夜裡睡不著,失眠超過三年,苦不堪言,而每天能睡滿八小時者,還不到兩成。



今年8月,主計處公布20059月做的最新睡眠調查,入睡困難民眾36.95%,比四年前增加3.55%,大約多了65萬人。其中,有三成民眾會在半夜醒來,是最常見的困擾,而814萬人醒來之後,仍感到疲倦,比率占四成四。李宇宙解釋,失眠盛行率的調查結果會受問卷設計的內容影響,廣義來說,有失眠症狀的大約占了三成,但是,就狹義而言,長期失眠者為1015%,舉世皆然。 依此看來,1850萬人當中,有550萬人有過失眠經驗。


助人好眠的產業-美國保健商機在台引爆


醫界已經證實,睡眠和健康有密不可分的關連。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吳啟誠說,失眠族代謝較差,血壓、血脂肪指數較高,容易肥胖;前台大醫師李宇宙表示,失眠不但讓人疲倦,還會影響大腦認知和專注力。 曾幾何時,只是單純睡個好覺,竟成為14台灣人的渴望。當這個夢想和健康劃上等號,已點燃龐大商機。



在不景氣年代,睡眠商機正崛起,成為台灣新興熱門行業


「美國比我們早30年發展睡眠醫學,賺睡眠財是前景看好的行業,」曾在美國史丹福大學附設醫院學習睡眠醫學的新光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林嘉謨說,美國床墊、健康食品廣告,多得令人頭昏目眩。 美國經濟學家保羅.皮爾澤(Paul Zane Pilzer)也在《財富第五波》一書中,以美國為例,指出訴求健康的保健產業,在未來10年內將會引爆上兆美元商機。



助人好眠的保健產業,也要在台灣發動一波波攻勢


鎖定睡眠商機,從醫院、藥廠、醫療器材到寢具業等許多行業,正進行大規模布局。 醫院開設門診-睡眠檢查中心就像度假旅館全台各大小醫院,率先點燃這一波睡眠商機。從北到南,醫院陸續開設失眠身心門診,從地區醫院到醫學中心,已有35個睡眠檢查中心。今年更有台大、敏盛、奇美、新光等數家醫院加入。院方紛紛舉辦記者會,希望在媒體多多曝光,睡眠中心還登上許多醫院網站的首頁。 醫界龍頭台大醫院將公館院區七樓病房,改建為睡眠中心。6月中旬開幕當天,走廊擺滿蘭花,院長林芳郁帶領100多名來自全台的精神科、胸腔內科醫師參觀,當他們看到占地10幾坪、抗噪音鋼筋、有獨立衛浴的單人房,盛讚不已。 醫界盛行彼此觀摩睡眠中心,不僅前來台大醫院參觀的人變多,擁有一個優美診療空間的北醫,也有新光等好幾家醫院派人觀摩過。


北醫地下樓有個異常安靜的角落,散發柔和的橘黃燈光,牆上掛著複製名畫「拾穗」,軟綿綿的沙發、地毯不禁讓人放鬆,想到房間裡躺下睡覺,好一派精緻旅館的氣氛。 這個像度假旅館的睡眠中心,沒有刺鼻的藥水味,看不到擠滿人潮的候診區,特殊建材將噪音隔絕在外。夜深人靜,技術員盯著電腦螢幕,深怕螢幕中的人一翻動,扯下貼在身上的感應器。攝影機錄下整晚的睡姿,呼吸、心跳會在第二天早上變成厚達800頁的報告。在睡眠中心住上一晚,檢查睡眠品質,要付上1萬元,雖然價格不菲,但想來檢查睡眠的卻大有人在。



睡眠中心走紅-床位不夠,預約已到明年


在睡眠中心住上一晚,檢查睡眠品質,要付上1萬元,雖然價格不菲,但想來檢查睡眠的卻大有人在。 雖然已有35家醫院附設睡眠門診,但是診療床位仍不夠,各大醫院無不大排長龍。台大醫院要排到明年1月,長庚更要到明年3月才有空位。若以美國標準來看,每1萬人就需要一張睡眠檢查床的話,台灣目前應該有2300床才夠,但目前卻只有100多床,僧多粥少下,等待成為免不了的現象。 近年來睡眠中心走紅,台北榮總臨床呼吸生理科主任蕭光明發現,受檢者從過去的被動轉診,已變成主動求診。 但床位不夠,排隊的人太多,「等不及的人,只好先吃安眠藥,」耕莘醫院精神科主任楊聰財表示。



儘管自費檢查要花上萬元,和美國的15004800美元(約49000158000台幣)比起來,仍便宜許多,有華僑因此選擇回台受檢,「就算加上往返機票,回台灣還是划算,」一位醫師這麼說。



睡眠補習班出現-失眠族也要做心理治療


睡眠檢查能為醫院帶來多少商機?沒有醫院願意公布睡眠中心的設置成本,也不願向外透露其中的奧祕。 「我們只做健保,研究睡眠障礙,不期待賺錢,」台大醫院院長林芳郁主動在開幕演講時表示。「健保給付一人4500元,賺不了錢,」新光醫院林嘉謨主任搖著頭說。北醫副院長吳啟誠則計算,檢查一人的成本少說要70008000元,大歎給付不合理。有醫師就表示,若能同時檢查四個人,醫院就有賺頭。



除了檢查睡眠,醫院商機還包括失眠族的團體治療,多位失眠者齊聚在一起交換心得,接受心理師輔導,「睡眠補習班」因應而生。


每星期一晚上,平均失眠最少五年的六名失眠族圍坐在北醫的治療室,他們都是長期服用安眠藥的患者。「上床前我瞪大眼睛,看著安眠藥,嘀咕著該不該吃,」家庭主婦慧貞話一出口,其餘五個人頻點頭,「對,對,我也是耶!」這種矛盾心情一時產生共鳴。



「上床後20分鐘還沒睡著,起來聽聽音樂,」北醫臨床心理師盧世偉教導入睡的方法。有研究顯示,透過同儕打氣、記錄睡眠習慣,睡眠補習班幫失眠族縮短入眠時間,成功率達61%。長庚醫院的研究也有類似發現,睡眠中心主任陳濘宏說,六到八成的人能減少藥量。這種一週一次、每次兩小時的睡眠補習班為期六周,採小班制,學生不超過10人,費用約6000元。心理師扮演班導師的角色,教導失眠族小撇步,減少夜裡醒來的次數。



藥廠加緊腳步-台灣一年吃掉8.5億安眠藥


近年來藥廠更抓住商機,2000年起,安眠藥市場四年內成長4.6倍。隨著失眠族增加,中央健保局統計2004年國人吃掉近85000萬元安眠藥,相當台大兒童醫院15的興建經費,而且申報金額年年增加,年成長率最高超過八成,五年內申報名次從98名提前到13名。如此龐大的用量是13家藥廠,在五年內投入生產的結果。 含有zolpidem成分的史蒂諾斯(stilnox)是全球使用最普遍的安眠藥。台灣安斯泰來藥廠經理吳淑慎表示,這種藥不易成癮、容易入眠,已經取代傳統安眠藥。2001年,專利權到期,當時就有兩、三家藥廠排隊申請製藥許可證。到去年為止,共有13家藥廠擁有許可證,加入生產的行列。



寢具業大做生意-34萬元床墊都有人買


不只醫院、藥廠做睡眠生意,生產床墊、枕頭的寢具業也嗅到新商機,來分一杯羹。 過去,買床墊是看品牌,如今,業者為吸引消費者,紛紛在商品冠上「睡眠」二字:睡眠醫學床、睡眠醫療館、睡眠王國、知識睡眠館的招牌處處可見。


「還沒提出臨床實驗之前,衛生署說我廣告不實,兩次開單罰我,一張就要6萬元!」販售睡眠醫學床的睡眠科技總經理曾文賓心痛地說,即便如此,他的睡眠生意還是愈做愈大,三年內從一家門市,增加到26個銷售點。


「人人都要健康,睡眠商機無限大,就看業者怎麼操作!」床墊業者的知識睡眠館總經理劉智源這樣形容,他發現寢具市場這兩年成長最少一成。號稱可以助眠的床墊,依據體型、體重、脊椎曲度訂作,有不同的軟硬度,價錢不低,從18000元到34萬元不等,業界競爭非常激烈。


為了讓消費者上門,知識睡眠館使用最先進的電腦簡報,對客戶詳盡介紹商品。睡眠科技公司則提出零利率分期付款、30天免費試睡服務,並保證10天改善睡眠,否則退錢等訴求。



精油、SPA業搭順風車-紓壓薰衣草獨領風騷


自從睡眠成為醫界的新顯學,醫院頻頻舉辦記者會,連帶地也帶動精油、SPA等有助於減壓的產業,搶搭順風車,拉抬買氣。


「薰衣草的味道讓我聯想普羅旺斯,拋開公事,很容易就睡著,」一名電腦工程師和友人分享對精油的看法。登琪爾商品經理廖錦樺觀察,精油的氣味刺激嗅覺,能轉移大腦思緒,去除雜念,安定心神的薰衣草獨領風騷,銷量是其他精油的10倍。


身心放鬆是SPA的最大訴求。登琪爾天母店開張那一天,酒精燈釋放精油的香氣,輕柔的心靈音樂充滿整個屋內。


一名模特兒漂浮在高濃度岩鹽的水池,天花板是星空的圖案,情景有如浮在死海。她閉起眼睛,身體順著池裡的水流緩緩漂盪,就這樣在水面睡著半小時。


SPA店裡播放潺潺水聲、蟲鳴鳥叫的大自然音樂,宛如置身森林、海邊。電視影集「慾望城市」女主角凱莉,有一任男友就是聽蛙鳴音樂入眠,她則偏愛睡前聽海浪聲,劇情反映靠音樂助眠的真實人生。



唱片業發現新市場-心靈音樂比流行歌曲還好賣


在唱片業不景氣的今天,這種有大自然聲音的心靈音樂,業績一枝獨秀。

金革唱片發行的「Della」系列,不打廣告,只靠口耳相傳,2004年底至今已賣出28萬張,企劃部經理陳宗霖說,銷量超過流行歌曲,是成長最穩定的商品。「Della」有日本精神科醫師參與製作,旋律平緩,宣傳單中還有臨床實驗報告,其中,「眠」標榜一小時就能讓人入睡,最受歡迎;無非文化公司總經理郭樹楷解釋,心靈音樂每分鐘節拍約70下,接近心跳,能夠緩和情緒。


曾經失眠的風潮唱片總經理楊錦聰看好這個市場,三年前成立子公司——身體工房心靈文化公司。心靈音樂發行量在去年增加到33%,還結合SPA業者,贈送SPA優惠券給樂迷。 從醫院、製藥業、寢具、精油、SPA,甚至到音樂,愈來愈多業者投入睡眠商機。


看來,如何讓失眠族重拾生物本能,好好睡個覺,補足精神,正成為台灣社會的新顯學,更是崛起的新商機。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9月號】

沒有留言: